少林寺历史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弘是作为定居并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高僧,在与首都洛阳相对的嵩山少室山北麓创立的。

释迦牟尼佛第28世弟子达摩于北魏孝明孝昌三年527年来到少林寺。在他的开创性工作的基础上,他聚集追随者,传授禅宗。

唐初,少林寺十三僧因对唐朝有贡献,被唐太宗赏赐,赐土地千顷,水磨一座,称少林寺僧僧兵。

元初世祖命扶余和尚为少林方丈,掌管宋越地区所有寺院。少林方丈期间,扶余和尚创建了钟楼鼓楼,并修建了画廊和厨房。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人为抗击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政府大规模整修寺庙,少林寺也享有政府授予的免贫粮等特权。此后,少林僧人至少六次被明政府招募,参战并立功。

民国元年(1912),登封县僧人云松·恒麟被当地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安团总经理。他买了枪,组织了保安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政府颁布新的宗教政策以来,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全球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少林寺继承和发扬了其独特的优良传统,先后恢复了禅堂,每年都举行密集的禅七。

2065438+2005年2月23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向新南威尔士州肖尔黑文市市长支付了约4162000澳元(约合2040.5万人民币)的支票,并结清了全部购地款。

扩展数据:

少林寺的文化价值;

松阳书院是世界历史建筑国家级文物,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洛派理学的传播和发展中心。许多著名学者来这里讲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稀世珍宝”的汉封将军柏和松阳书院大唐碑吸引了许多游客,成为松山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象征。

少林寺内外碑刻众多,其中元代碑刻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是研究元代宗教、政治、历史、书法艺术和中外交流的不可多得的实物文献。在少林寺右侧的“慈云堂”碑廊里,有许多奇怪的石碑和珍贵的铭文。其中,有两座大碑,居于南面,巍然屹立,西面的一座是“大元赠大四空开福仪、第三师追封晋公少林大禅师龚宇碑”

百度百科-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