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月销量再破9万!比亚迪2021年新能源销量73万,新能源近60万。
随着65438+2月数据的发布,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销量数字也纷至沓来,达到730093辆,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辆,同比增长231.6%。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的新纪录,是此前中国纪录的2.4倍。
从销量细分来看,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EV纯电和DM混动“两条腿快行军”的态势。在刀锋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2月销量分别达到48317辆和44506辆,同比分别增长148.0%和448.6%。年内,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累计销量分别达到320,865,438+00辆和272,935辆,同比增长65,438+044.9%和467.6%。
旗舰上到汉唐,销量不断攀升。
王朝车系旗舰车型韩一直延续着火爆的态势,2月销量为13701辆。比亚迪韩年内已有6次单月销量过万,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17000,位居中国品牌中大型车销量第一。作为一款平均成交价超过25万的中高级车,比亚迪韩成为国内车市唯一能与抗衡的中国品牌中大型车。
65438+2月,比亚迪韩EV再次销量过万,达到10301。在11的前一个月,比亚迪韩EV成功实现单款过万,成为国内首款月销量过万的纯电动中大型车,帮助韩车型竞争甚至超越德系豪华品牌跻身中大型车销量前3。
全新一代唐,也是旗舰车型,65438+2月销量9000,同比增长近一倍;年内,唐家录得54,204的销量,可见其强大的产品实力。
唐DM-i以超低油耗、长续航的价值为导向,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大空间、高驾乘品质、高智能,代表了混动的绝对实力,彻底颠覆20万级SUV市场。截止到2021,11,唐DM已经连续5个月进入20万以上新能源the TOP3行列。
多点开花,多款暴涨破纪录
2021、65438+2月,秦加DM-i、秦加EV分别售出17286、7001辆,助力秦家车辆销量达到25943辆。在国内乘用车规模最大、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A级车中,比亚迪秦有望稳固销量榜前三的位置。
自2021年3月上市以来,秦PLUS销量不断攀升,累计销量近17万辆,取得了自主品牌A级车月销量、A级新能源车月销量、A级纯电动车月销量等多项成绩...秦加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产品实力,未来将继续引领行业电气化变革。
另一款爆款宋,65438+2月销量22386。得益于DM-i车型产能的稳步提升,宋DM实现销量15120辆,同比增长1650%。在11的前一个月,宋加DM-i获得了全国的冠军。现在,更进一步的宋氏家族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业界的地位。
宋家族年内累计销量突破20万,挑战同级别合资SUV。2021 65438+2月22日,比亚迪2022宋Pro DM-i上市,带来“新动力、新外观、新内饰、新智能、新操控”,重新定义15万SUV新价值。宋Pro DM-i预售首日累计订单量仅达到18116,上市后会逐步释放,宋上一层楼促销。
此外,袁氏家族6月5438+2月销量8577辆,全年累计销量突破41万辆,依然占据小型纯电动SUV市场领先地位。2022年元旦,新机型袁PLUS预售,市场反响热烈,有望带动袁氏家族销量继续攀升。
海豚销量持续攀升,6月5438+2月首次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0016。作为E平台3.0的首款量产车型,也是海洋系列的首款车型。海豚具有高颜值、大空间、低能耗的特点,尤其是八位一体电动动力总成、宽温高效热泵等“黑科技”,带来冬季低温实测续航20%的优异表现,精准击中市场需求痛点,短时间内成为该领域最大爆款。
品牌助力?一路向前
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即使行业存在缺芯、部分时间段“限电”等一些干扰因素,比亚迪依然保持了正增长态势,屡创新高,月销量实现“十连增”。此外,在韩、唐等旗舰车型热销的带动下,2021比亚迪乘用车单价突破1.5万元,位居自主品牌第一。
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2021销量逼近60万大关,将此前由自己创造的中国纪录提升至2.4倍的新高度,有望第九次登顶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行业老大地位。
而这一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领先的技术和强大的产品,还有赖于品牌推广的支撑。2021这一年,比亚迪从“强中国车走新”的品牌主张出发,充分链接用户、粉丝、合作伙伴,打造有温度、有情怀、有科技的新价值汽车品牌;同时依托DM-i超级混动、E平台3.0、刀片电池等领先技术。,我们将不断探索和深化技术品牌,* * *将推动比亚迪的汽车品牌向前发展。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2022年。得益于技术、产品、品牌的努力,比亚迪再次踏上新征程,继续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绿色出行体验。在追求绿色可持续的时代,面对“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将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的独特优势,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解决方案,助力“让地球降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