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防灾减灾科学的进步,国家加强了泥石流防治的统一管理,加大了资金投入,泥石流防治技术日趋成熟。泥石流防治从点上的局部治理发展到面上的综合治理;从简单的工程预防到小流域泥石流的综合治理。在城镇、厂矿、铁路公路交通、水利电力建设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泥石流防治的成功经验。

城市泥石流的防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四川省西昌市、盐源县在200多年前就修建了排水沟或导流挡土墙,有效地防治了泥石流。近年来,国家每年投入8000万元用于城市泥石流防治,如果加上地方配套资金,总额可达2.4亿元以上。成功防治的例子有四川省南平县泥石流、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泥石流、甘肃省天水市泥石流、北京市怀柔区泥石流等。

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泥石流防治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宝成铁路、成昆铁路、东川铁路支线和青藏铁路的泥石流防治中,采用了明洞、渡槽、急流、重力式挡水坝和栅栏坝。到20世纪60年代,在甘川公路武都区白龙江沿线路段,结合当地泥石流活动的特点,对公路经过的17条泥石流沟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治理,如武都区王鸥修建的泥石流淤积场,宕昌县沙湾清水子沟修建的泥石流排水渡槽,武都区黄家坝桑园子沟修建的泥石流挡土工程等。,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厂矿泥石流防治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于对泥石流的危害和活动特征认识不足,防治经验不足,许多厂矿损失惨重。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如天水红山实验机械厂从1966到1969用了三年时间,有效治理了何家堡沟泥石流。起初单一排水措施效果不佳,后采取挡水、排水和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工程实施后,泥石流活动得到控制,达到了预期目的。值得指出的是,这是我国首次在非基岩地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平墩坝(高7.5m)拦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