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镇各区简介

(曾用名:上安街、上安、上岑)

上安村现在是永定镇最大的行政村,也是永定镇政府的前身。1992上安村因建设石龙工业区被区政府征用。同年,上安村也由农耕向轻工业、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转变。历史上,登陆最初是渡过永定河的渡船。渡河的香客下船,但不知道地名,就把这个地区叫做“登陆”,故名“登陆村”。上安村有一条古街叫“上安街”,是一条通往潭柘寺戒台寺的古道。村里的老庙把古街分为东大街和西大街,随着岸上的开发,出现了南街、北后街(长安街)、鬼街、新街等街区。村里的老庙里有两棵大树,可以见证村子的悠久历史(辽宋)。据说庙里的两棵大树是银杏树,一雌一雄——也就是夫妻树和潭柘寺的帝王树一样有名。门头沟区最富裕的村庄冯村,用了15年走完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的村庄用了30年才走完的路。据《万部杂记》记载,冯村是明代的一个村落。据村里的老人说,虽然冯村从山西移民过来的冯家有名气,后来村里的冯家少了,但出名的还是“看坟的李氏”。李氏家族原本来自“山西大槐树下”,通过看坟地,逐渐发展起家业。

*丰村有很多古庙。凤村西原建于辽代的宝林寺,内有三重殿,但六药厂院子里仍有遗址。村北天台山曾有一座天山祠堂,只剩下一片废墟。(俗名:李元庄)

解放前属宛平县第六区“李元庄乡”。李元庄是以村子西边古庙旁边的一棵栗树命名的。李元庄原属戒台寺佃户村,村西的“丰福寺”是戒台寺的下院。在村子的北面有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墓。谭鑫培精通佛教,光绪年间在戒台寺受戒。晚年向当时戒台寺主持苗提议:“愿借寺中之地,永为伴城,使百年后得禅恩。”村外还有一个“万人坑”。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村外枪杀了大量无辜群众,然后埋在这里,只有一人幸存。(曾用名:曹各庄、曹家庄)

曹各庄地区呈长方形,面积0.04平方公里。有两条东西向的主要街道。该村位于永定河西岸平原,地势平坦,海拔89.5米。明代时成为村落,曾名曹格庄、曹家庄,后改名曹格庄,沿用至今。该村从1994连续四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首都文明村”称号,从1997被门头沟区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

*曹各庄天主教堂位于门头沟区曹各庄村。创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由家住曹各庄,在北京西什库教会工作的鲁神父共同出资,取名约瑟夫堂。义和团运动期间,教堂被烧毁。宣彤末年,西什库教堂的一位法国神父出资,在曹各庄重建了教堂,也就是现在的天主教堂。当时属于长辛店教区,由陆神父的侄子陆德茂主持日常宗教活动。当时大约有300名成员。文革期间,天主教被迫停止活动,曹各庄大殿被改建为生产队仓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95年,曹各庄大殿翻修,命名为“圣心殿”。1995,傅铁山主教举行了教堂开幕仪式。从1996到1999,冯神父担任教会,从1999到11到现在,神父担任教会。永定河的西河从村东流过,板桥成为连接东西两岸的主要通道,也是潭柘寺出资修建的。负责照顾和维护的乔虎一家后来在这里定居,形成了一个村庄,因此得名乔虎营。

*解放前,乔胡营村的王耀庙在京西很有名。因为是当地特有的,过去在4月28日王尧生日那天,外面13个地区的村民都来祭拜,乔胡营和上干村的领导还会联合举行走位仪式,空前热闹。老年人活动站是以前王耀庙的遗址,但除了几棵古树外,没有多少遗迹。这些古树主要有:槐树3棵,其中最大的一棵属二级保护,有一批。另外两棵树在“大庙场”南侧,一棵树已经枯死;两棵楸树依然健壮(稀有树种,花很漂亮);有两棵柏树,靠近东边的那棵死了。

民国时期,巧虎营是连接永定地区和程门地区的主要道路,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市区地图上可以看到,当时标注为“巧虎营”(该村的旧称)。西村与曹各庄交界处的灌溉渠应为明代所建,可查阅相关水利史料;俗称大沟,已经换成了带盖板的马路。水从河道水闸通过“排水沟”分流到葡萄嘴以东(现机动车检验场附近),90年代由一个闸门控制。(曾用名:何庄、何家庄)

何各庄,简称“何庄”,据说是第一个在这一带居住的何家,所以当地就叫何家庄的名字,后来改称何各庄。何各庄村过去有一座老庙,现在成了村民的私宅。太清道观遗存凤凰山脚下,何各庄村西北约1公里处。(原名:王家村)

王村原是从山西移民到永定的王氏家族。大多数家庭是窑户,许多窑工住在王村煤矿附近。夏天下大雨,煤矿倒闭,窑工在附近开荒,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王村。

*王村月岩寺供奉的窑神,丐帮《窑乐之歌》中描述,“土道如佛龛,供奉三仙,中间青山绿水。你应该知道煤炭行业的老爷爷,顶着一盏顶灯,一把鹤嘴锄,一堆钱倒过来”,就是月岩寺的窑神。

*国际纠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4),月岩寺与高僧广润变卖山场,月岩寺煤矿由德国人雷纳尔合办。因为和邻窑的冲突,月岩寺煤矿没有开,却引起了中德之间的国际纠纷。(原名“李家钰”)

克罗陀原名“李家钰”,克罗陀的名称源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病重,主持戒台寺。为了奖励主持会议的人,朱元璋把李家钰戒台寺下的一个小山村改名为“克罗陀”。

*克罗陀的含义包括中国五大佛教圣地:北京潭柘寺、戒台寺、山西克山、河南罗山、浙江普陀山。明太祖朱元璋将克山、罗山、普陀山各一字相连,形成克罗陀。克罗陀村虽小,却能囊括北京以外的三个佛教圣地。门头沟和附近的潭柘寺、戒台寺一起,成为中国五大佛教圣地的代名词。这就是“克罗陀”村的由来。石佛摩崖造像群是北京唯一的大型摩崖造像群。自明代以来,诗佛村就有历史记载,这是一个以摩崖造像的佛像命名的小村庄。

*摩崖造像位于村北的崖壁上。有22尊雕像保存完好。据《帝都风光略》记载,石佛东山崖为永庆寺旧址。据村里的老人说,诗佛村的摩崖造像早就被许多信佛国家的书籍收录,诗佛村的摩崖造像也早就名扬海外。(原名:秋坡)

秋坡位于永定镇的最南端,村子呈哈希状坐落在马鞍山东侧的山坡上。地处低山半坡,海拔680米。据说,过去有乞丐来戒台寺打工,祈求一个山坡安顿下来。该地原名“秋坡”,后演变为“秋坡”,沿用至今。(曾用名:新城)

董和奚信称之为永定河决堤形成的村落。他们先合并成一个“新城”,成为明朝以前的村落。明朝嘉靖年间,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新城,形成新河(即永定河西河)。后来在残存的新城两端形成了新村,于是有了东新秤和西新秤两个村。百姓称“新城”为“辛说”,他们也慢慢效仿。(原名卧龙岗)

《万部杂记》中有详细记载,卧龙岗全是绿岩,但此山却是独一无二的劲白。山脊蜿蜒二十多尺,像卧龙。因此得名卧龙岗。后改名为“卧龙岗”。据当地老人说,山里趴着一条龙。其龙尾在戒台寺,卧龙岗为龙头。龙头在永定河边喝水,也关心永定河的洪水。同时,《万部杂注》记载“陵园,在县城以西四十五里,地名‘安祖’与卧龙岗下(卧龙岗)。"

* 1964年4月,在门头沟区东湖林村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的“东湖林人”遗址,填补了北京自北京人、穴居人以来人类发展史上的一项空白。在门头沟的卧龙山、丰台的英山和石景山区的高静电厂附近发现了许多古代人类遗址。永定河汲水的龙口,曾经是侯氏的墓地,侯家是这个村子最流行的名字。外国人称之为“大曲侯家”。侯庄子村位于稻田北端,以前有一条骆驼路穿过村子。两端东接永定河的东河板桥(俗称乔杉),西接西河板桥,成为连接大禹和石景山的古道重要路段。前几年因为六环建设,西河被埋,侯庄子的居民大部分南移。四道桥道地小学对面的新别墅区,就是侯庄子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