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森林采伐?
演变
世界森林采伐作业业大致经历了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全面机械化作业三个历史阶段。(1)20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森林采伐和运输基本上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作业,如伐木、修枝、用斧子和锯子制作木材等;集材采用系列斜坡、滑道(见滑道集材)和牛马雪橇(见畜力集材);大部分物资是通过水路运输的,比如单漂、运输;陆路运输以林道车辆为主,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使用林道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②20世纪40年代后期,动力链锯(链锯和链锯)用于伐木、修枝和制材。拖拉机、绞车、架空索道开始用于集材;木材运输转向了陆路运输;在贮木场的选材、分级和木材装卸作业中,经常使用各种起重和输送机械。从此,森林采伐和运输的各个作业环节都有了相应的机器,出现了收集运输原木和砍伐木材的新技术,进入了机械化作业阶段。(3)到60年代,美国、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不仅增加了单工序机械的种类,提高了性能,而且应用了多工序组合机械;木材陆路运输逐渐发展为重型卡车火车运输;贮木场的操作开始形成自动化操作线。由于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森林采伐作业的机械化已经走向全面机械化阶段。
我国森林采伐作业机械化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东北林区逐步发展起来,80年代中期国有林区采掘作业综合机械化比例达到90%左右。
特性
①森林采运首先要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既要提高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必须根据森林的自然规律和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地进行森林采运总体设计,确定木材生产规模、技术类型和技术政策。②森林资源是可再生的。为保证森林再生产的不断扩大,森林采伐和运输应遵循永续利用的原则,考虑合理的采伐方式,把采伐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多采伐、好采伐、永续经营的要求。(3)森林采运是基于森林资源的差异性、分布的分散性、森林经营的目的、林权的性质、劳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同的生产规模、劳动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
生产过程
分为森林采伐、木材运输、贮木场经营三个阶段。
森林采伐
在分配的采伐区进行的木材生产作业包括伐木、修枝、制材、集材、犁耕、装载和清理。森林采伐应根据伐区生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采伐前应做好伐区准备工作,包括修建集材道路、木材运输叉、伐区和简易工棚。伐木时要注意树木倒下的正确方向,确保作业安全;根据工艺要求合理备料,提高成品率;根据森林生态立地条件,合理选择集材方式,采取技术措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采伐后,既要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又要为森林更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木材运输
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将木材从伐区运输到贮木场的操作。主要方式分为木材陆路运输和木材水路运输两大类。根据林道结构和运输方式,可分为汽车运输和森林铁路运输。无论采用哪种木材运输方式,为了提高木材运输效率,都必须做好林区公路规划,实现合理的林区公路网密度。根据河道情况,木材水运有单漂(俗称放羊)、排运、船运(见木材运输)。采用水运作业时,必须加强河道整治和工程建设。
贮木场运营
森林采伐的最后生产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加工、分类、储存和保管木材,并将木材转移或运输到有需要的单位。有陆地木材场和水上木材场。贮木场的作业内容一般包括卸货(出河)、制料、选料、退库、装车(装车)等。
发展趋势
①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今后应加快单工序整体机械化、多工序联合作业机械化和生产自动化的进程。(2)随着世界森林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和木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从树干利用向整树整林综合利用发展,这将引起森林采运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3)为了缓解原木运输到城市的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木材产品质量,在背材制造和就地加工方面将有较大发展。由于在林区建设木材厂和其他木材加工厂,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将形成联合企业,贮木场的性质和经营内容将发生很大变化。(4)现代林业日益要求集约经营。为了实现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效益,木材生产将与维护生态平衡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