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风俗。风俗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第一,元旦的习俗
宜州的当地节日由壮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农忙季节庆祝,如正月十五、二月会、三月清明(三月三)、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七月十四)、八月十五日、九月重阳、十月朝(客家节)、十一月冬至日、十二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日)。虽然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但是轻重不同,国籍不同。壮族人庆祝除夕,正月十五,三月初三,清明节,七月初七和八月十五。汉族人强调除夕、元宵节、清明节、七月十四日、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和冬季至日。龙头乡的水族有水族节,北衙和龙符瑶族乡有王尧节。其中除夕至正月十五为益州过年。
除夕夜俗称年夜饭。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完成必须完成的家务。俗话说“三十夜要做三十件事”。然后,贴对联,贴门神。有的家庭会在主室(厅)贴上诗词、条幅、人物或山水图(年画)。下午摆香案,放三果祭祖;一切结束后,家人到齐,开始丰盛的团圆饭;饭后开始“守岁”,凌晨鸡叫时,千家万户都会放鞭炮迎接新年。
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中国新年休闲的时间,互相问候,走亲访友,在许歌唱民歌。正月初一,每家早上都有选秀(汤圆);不要扫地,不要扫房子,不要动刀子,不要导致监狱的灾难,不要倾倒残茶废水,不要倾倒食物。人们注重衣着,孩子们必须穿新衣服、新帽子和新鞋子。子女(儿孙)给老人拜年,老人给儿孙发红包。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带着伯侄关系回家拜年,女儿的舅舅会“包”(包括鲜猪肉或腊肉、豆腐丸子),舅舅、堂兄妹也会“包”。家里的兄弟会轮流请自己的兄弟叔伯吃饭(每家一顿饭),每个大人会给其他家的孩子一个红包,以盈利。从初二开始,县城的大街小巷都有龙狮,城乡居民可以走亲访友,赶歌,唱山歌。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举行。在清远、怀远、三岔等地的街头,白天有舞龙、舞狮、亭台楼阁、顶马、灯笼等节庆活动,晚上有狮子抢青。清远市的灯会有一句很美的话:“东门狮南街炮,北门西门龙灯”,即城东(今文昌社区)跳舞的广东狮子技艺高超,而南街多为富绅巨贾的豪宅。龙狮队在拜年时燃放的烟花爆竹持续时间长,特别有威力。住在北门街的居民擅长制作标志灯,标志灯表演精彩。怀远,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商业港口城镇,因其元宵节习俗而闻名。舞龙的习俗是舞龙。龙身一般9节(9米),最长21节(21米)。龙游前,到三角嘴大码头(龙江河与中州河交汇的码头)“开光”(揭开覆盖天珠的红绸布)。龙游时,有纸包鲱鱼、鲤鱼、鳜鱼。怀远舞狮也是广东的一大狮子,而且是两个人跳舞表演。狮子队出行的时候,到处都是鼓点和音乐,伴随着武术队和拳手,带着纸壳面具的“猴子”和总是面带微笑的“罗汉”也在身边。泰格、顶马、打牌赌钱,更是怀远元宵的精彩活动。台阁上装饰着男女戏剧人物坐在装饰着五颜六色纸花花鸟虫鱼的开门轿子上,由四八个人抬着。顶马是孩子们打扮成戏剧人物骑在漂亮的马上。泰格的顶马配有锣鼓和扑克牌。玩牌换钱就是把串在竹竿中间的铜钱挂在胡须上,分别用竹竿击打下颌和手腕。龙头、清潭、罗溪等村也有舞龙、舞狮、舞狮(俗称猫狮)的活动,而罗溪镇的焦玲、九龙、村尾、桥头等村的客家人,尤其在正月十五晚上舞草,让龙游村的家庭祈福新年。
1958大跃进到文革期间,舞龙、舞狮拜年、台阁郊游、“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群众唱的山歌,都被抵制批判为“四旧”、“资产阶级”,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0才逐渐恢复。
祭祀社是宜州城乡的传统民间节日。解放前,县城的街道,农村的村庄,都有自己的社王。社稷王用石头雕刻而成,放在村边或村头的社稷坛上,以供春秋节及平时享用村民的祭品。社王是保护村(街)安宁的神,有仲裁是非的权力。所以有“社稷不言,老虎不敢进村”的说法,在农田遭受旱灾、水灾、疾病等灾害时,村民祭拜祈福保丰收。再比如村街邻里之间有纠纷,也在社王面前发誓证明自己的清白。春秋节社,更多的含义是春天庄稼丰收,六畜兴旺,秋天感恩社王赐福赐福,一年平安。春秋祭祀社的活动由“社头”组织,即召集本村(街道)所有住户集资购买三祭,杀猪或杀牛,然后全村或每户一人到社坛“吃社”(吃一顿晚饭),除“吃社”外,猪肉平均分配到每户。在祭祀社稷的日子,会邀请其他村子的所有人来“吃社稷”,庆祝社稷日。“文革”期间禁止祭祀活动。改革开放后,很多村庄逐渐恢复。它的主要意义是聚集感情,庆祝丰收,但这种做法已不在城镇。
清明清明是缅怀先人、教育后辈、弘扬家风的家庭传统教育节日。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是扫墓。扫墓的意义在于细细追寻远方,饮水思源,体味祖先的恩情。在清明节期间,宜州、壮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在选定的日子扫墓,清除杂草并为整个坟墓添加土壤,点燃熏香和蜡烛,摆放猪肉、鸡肉、酒、饭菜和水果,祭奠已故的亲人,烧纸钱和燃放鞭炮。这个过程叫做清明。
对于清明节,汉族人通常以家庭(曾祖父或以下)的形式集体上坟。等他们上坟回来,各家各户都会祭拜自己的香案,然后就要聚餐或者分头吃饭。壮族人大多去上坟扫墓,也有做清明的习俗,就是同一个家庭的所有人都分摊这笔钱或者轮流做主人来支付清明活动的费用。壮族人在清明扫墓时,有祭扫末代墓时与亲友在墓前野餐的习俗,即用刀切些猪肉送酒,吃糯米和艾沫。做个扫墓的庄家人,扫墓回来吃个饭庆祝一下。
三月三,益州是壮、汉等民族杂居的地方。但由于民族传统习俗不同,在传统节日三月三,纪念形式和民俗活动也有差异。
汉族的“三月三”节日活动主要有祭祀以纪念伏羲与女娲交合创造人类始祖,以及通过祭祀神灵来祈求子孙健康成长。客家的祭祀活动叫做“拜床女”。祭祀活动通常由家庭主妇进行。在香堂里供奉祭品后,祭品被带到新婚夫妇的床前进行祭祀。祭品是五色糯米饭、染红的煮鸡蛋和香纸蜡烛。如今,汉族人对“三月三”节日的意识已经淡化,只有部分家庭还保留着吃五色糯米饭、给孩子吃红鸡蛋的习俗。
壮族“三月三”节的主要活动是赶上歌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唱歌,谈情说爱,但这一天也要蒸五色糯米饭,煮红鸡蛋,祭祖。
宜州唱山歌,赶上歌会,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清代清远芝罘商人盘,乾隆间,在《杨熠兴春词》中盛赞壮族歌圩,说“满村儿女成群出,唱而不荡”上世纪60年代,一位文化人曾说“三月初三到宜山,处处是对唱场”,可见宜州壮乡民歌的繁荣。许歌多见于六合、湘北、马安等北方地区的乡村。歌会的主角是壮族青年男女。他们去听民谣,见老朋友,找新朋友,谈爱情,找自己喜欢的人,播下爱情的种子。这是青年男女赶上歌会唱民谣的最终目的。
宜州北部的六合、湘北、马安等地的村落属于山区,几乎都是壮语。这里唱的山歌是纯正的壮歌,山歌叫《顾欢》。在许歌,《顾欢》的内容是即时的、即刻的、感性的,是随编随唱的。在中部、东部和西南部的清远、罗溪、罗东、艾山、拉里等地,甚至壮族人也用宜州当地的桂柳话唱民歌,桂柳话是中国的一种民歌。
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将“三月三”歌会定为壮族的民族节日。宜州充分利用壮族的“三月三”民族节日,举办各种民歌艺术节(比赛),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时至今日,宜州民间自发形成的“三月三”歌会,依然表现出壮族“情人节”极其浓厚的民俗特色。
4月8日是宜州农村壮族和汉族庆祝牛庆生的节日,俗称“敬牛节”。在《清远府志》中记载“四月八日,乡中彩米以枇杷叶包裹,喂牛”。那一天,壮、汉民族的农民不伺候、不骑马、不打牛,打扫牛棚,把牛牵到河边洗、擦身子,然后牵到草坪上与许多牛相会,称为“牛性”。晚上牵牛回家,壮族人会在门前举行敬牛仪式:长辈包一包五色糯米,插三支香。一家人按辈分顺序围着牛走,嘴里念叨着“牛,牛,犁,耙你作当头,一年四季靠你。”然后他们用五色糯米喂牛,每人摸牛。佩妮进入围栏后,全家* *。如今,村里经常有人开玩笑说“你的生日是4月8日”,影射此人愚钝或倔强如牛。从清朝到民国,每年的4月8日,县城都有载着三师尊菩萨出游的习俗,意在祈求当地平安。现在农业生产基本机械化,农村很少有奶牛。四月八日不再是牛庆生,而是人们需要享受“五色糯米”的食物。
在宜州,端午节通常被称为五月初五。节日的主要内容是驱魔、包粽子和赛龙舟。
避开恶灵。节前,家家户户都到市场上购买菖蒲、艾叶、苍术、雄黄等中药材辟邪。初五这一天,在房子的前门插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挂上香袋辟邪。家里烧了苍术,撒了雄黄酒,用枫叶、爬墙风、柚子叶烧开水洗澡。祭祖结束后,全家聚餐,大家喝点雄黄酒辟邪。
转到方法。宜州农村人有五月初五吃药辟邪的习俗。《清远府风俗》记载:“投毒只对壮妇畜。相传五月五日,人们到山涧,用新布和首饰银簪铺在地上,旁边盛一盆水。女人们裸体载歌载舞打倒药王,蜥蜴毒虫一进浴缸就变成了魔术。动物法的妻子通常被称为“女巫医”。任何被“药女”施了魔法的人,都会“在几天或几年内死于心脏绞痛”。5月5日(端午节),宜州民间汉族人将王耀(一种草药)捣碎,与糯米混合制成药膳馒头,而德胜民间壮族人烹制的药膳馒头是用艾叶、石特藤、鲤鱼尾等中草药制成的。药用馒头可以避免夹在中间是一种习俗,尤其是客家人认为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包饺子。在五月的第三和第四天,人们开始包粽子。粽子的原料是糯米,饺子里有五花肉、排骨、栗子、绿豆、花生、芝麻等。按形状大小分,有三角饺、大饺、枕饺;按口味分,有热腾腾的饺子和凉凉的饺子。壮族人喜欢包大粽子和抱枕粽子。每个大粽子都是糯米1 ~ 2斤,馅料是五花肉条和栗子。它们用冬叶或竹叶包好绑好,煮一个小时。每个枕头粽子用糯米5 ~ 6斤,馅和大粽子一样。用竹叶或芒叶包好绑好,煮3 ~ 4小时。大部分的粽子和枕头粽子都是凉的。糯米必须在草木灰水(碱水)中浸泡几个小时才能包好,所以粽子可以放很长时间不变质。一般来说,城里人包三角粽子,好吃,好包好煮,极其方便,不需要待很久;农村的农民喜欢包大汤圆和抱枕汤圆。大汤圆是很好的礼物,抱枕汤圆可以留很久,可以慢慢享用。改革开放后,避邪习俗淡化,粽子的制作和食用越来越强调“美食”原则。
龙舟比赛。历史上的龙舟比赛始于纪念屈原,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大多数汉族人每年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自宋代以来,大量汉人迁居益州,许多中华文化也在益州传播和影响。当然,龙舟比赛无一例外地以宜州为基地。从明清到民国,每逢端午节,地方政府或民间商会都会在怀远举行龙舟比赛。清远、怀远、拉浪、小龙乃至柳城、柳江、荣县(今融水县)都组队参加。解放后,龙舟比赛逐渐减少。
七月节,农历七月初七,是宜州壮族人民为迎接祖先而设立的节日。从这一天到第十四天,出嫁的女儿必须买香纸蜡烛和一只活鸭子回父母家祭祖。
7月14日是中元节,俗称鬼节,宜州当地的壮、汉族人庆祝“中元节”。这一天是壮族人送祖先回冥界的日子。节日非常隆重:他们买肉杀鸡鸭,备三种水果,设香案祭祖,祭完后烧纸钱、纸衣和纸金元宝、银元宝,然后用荷叶包裹被烧物,插上三支香,带到河边浮在水面上,这样可以顺流而下,表示要把祖先由水路送回来,如包裹荷叶。14日,汉族人设立了一个祭祀,点燃香烛,提供三种水果,欢迎祖先回家过节。祭祀结束后,他们焚烧纸钱、纸衣、纸金元宝和银元宝,并在纸灰上洒酒,以示送祖先回家。
在怀远、三岔、洛溪、龙头等魏镇,有从外地来经商(迁)的汉人,也有七月十四夜向野鬼泼饭的习惯,即晚上各家在门口点几香,烧几张纸钱,把饭洒在地上,供野鬼享用。怀远有很多外省商人,各会馆集资请鬼师做道场给野鬼泼饭。七月节期间(初七到初十四),禁止小孩在河边游泳洗漱纳凉,意思是怕被溺水的傻子抓去做替身。
七月的鬼节是中国人纪念和祭祀已故祖先的重要民间节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把它作为“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和“批判封建性、资本性、修补非法商品”的主要目标。中国改革开放后,这种民俗逐渐得到重生和恢复。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宜州各民族都有过中秋节的习俗,节日活动的内容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城市居民和农村汉族家庭庆祝中秋节,亲戚朋友交换月饼,全家人在祭祀祖先后团聚,吃一顿丰盛的中秋节晚餐。饭后,在庭院前(城镇中生活的人)或庭院里摆一张桌子,放上月饼和水果(柚子、柑橘、香蕉、石榴或芋头),为月亮点上香烛。自制月饼有两种:白米糕和黄月饼。白米月饼是将糯米炒熟,磨成饼,蒸熟;蛋糕就像满月,大小不定,八九斤到七八斤不等。饼面上有“嫦娥奔月”和花鸟鱼虫。怀远街的邱、周明善、胡德彪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月饼画家。白米月饼比较薄,所以没有馅或者馅少,要用到月份。黄月饼是以面粉为饼皮原料,内填馅料,模压成饼,烘烤而成,色泽深黄明亮,故称黄饼。黄饼不大,但馅儿很厚;饼馅根据民族口味和家庭经济条件决定。南方甜,北方咸。家庭经济殷实,饼馅原料精良丰富。家境贫寒,原料贫乏单薄。
中秋节是农村的壮族人庆祝的节日,为亲戚朋友做月饼,祭祀祖先,家人团聚吃中秋晚餐。月亮和汉人供奉的月亮一样。此外,德胜、艾山、马安、六合、罗溪、罗东等地的壮族妇女还会聚在一起邀请“七大姑”等活动。《清远府风俗》记载,宜山壮族“俗,八月十五夜不献月,蒙女,女昏。他的灵魂附在他身上,他能歌善舞,人民说他是被禁止的”。
农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裕,文化生活日益丰富。8月15日制作的月饼变得越来越精致,而献月、邀“禁”、邀“七大姑”等活动则被赏月、喝茶、烧烤夜宵、卡拉ok等娱乐活动所取代。
唱山歌也是八月十五宜州城乡人的重要活动之一。8月15日,清源、德胜、马安、六合、爱山、罗东、罗溪、石别等村,壮、汉族男女自动聚集在田东、岭坡、山岙等地唱山歌,马安、六合等壮族聚居区有歌会。民歌包括壮歌、民歌和汉歌。唱的民歌内容非常广泛,有生产的,有生活的,有家庭的,有爱情的,但是调侃和说爱情的是最多的。
重阳节自宋代以来,益州的教育和文化发展较早,受中原文化习俗的影响。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已成为当地汉族、壮族等民族的* * *节日,爬山赏秋、敬老的内容传承至今。宜州汉族有“九天登高”的习俗,在日本、清远、怀远等镇,龙头街(永顺土司部)。官僚、官员、学者、学生和一些乡村士绅、商人经常到城北的会仙山、义山,怀远的八潭山、龙头西龙山,以健身活动自娱或赏秋诗,也有人到野外唱山歌、玩。在农村农家乐,重阳节主要是敬老,德胜镇的壮族民间有“九九归一,百岁成仙”的说法,是孝敬老人的家宴。石别镇清潭村有在重阳节跳草龙庆祝平安的习俗。他们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和平日”,这一天是村里组织宰杀猪、羊祭祀草龙的日子,然后村民们吃一顿“和平日”的晚餐,再跳草龙庆祝。1989年,国家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宜州人巧妙地将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使重阳节成为老年人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传承中华传统孝文化习俗,构建和谐幸福的社会。
十月朝是农历十月初一,客家人称之为“十月朝(念赵)”,是中州一带的传统节日。这是客家人南迁后一直保留下来的一个客家节日。这个节日旨在给他们的祖先送去寒衣,祭拜他们的灵魂。这一天,散居在清远、怀远、洛溪、龙头镇的客家人准备猪肉,杀鸡,做糍粑,摆香案祭祖,然后烧纸钱、衣服,祭拜结束,一家人聚餐。如今,给祖先送御寒衣物和祭祀祖先灵魂的内容已经淡化,只为制作巴赞和家庭晚餐。
冬季至日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后人互相攻讦,主要是皇帝祭天,百姓祭祖。冬季至日的饮食习俗有北方饺子,南方汤圆的说法。宜州有过冬季至日节的习俗。在初冬的至日,城市和农村的人们都煮饺子吃。晚餐被称为“牙疼节”,有狗肉,羊肉,“豆腐饺子”和其他美食。事实上,冬季的至日是汉族的节日,宜州汉族人非常隆重地庆祝冬季的至日节,被称为“亚洲年”,而客家人则称之为“冬季的至日太(大)过年了”。那天一大早,大家吃了一碗汤圆,里面是碎炒花生或者芝麻拌糖,然后摆了一桌香,准备了三种水果祭祀祖先。晚餐的菜肴非常丰富。如今,冬天的至日节已经渐渐淡去了。只有在冬天的至日日,汉族人才开始制作腊肉和香肠,让它们在阳光下自然风干和涂油,以迎接新年。(壮族人过年杀猪做腊肉腊肠,用火熏烤,别有风味。)
瑶族王磐节是宜州第三大民族,瑶族主要聚居在北衙和龙符两个瑶族乡。瑶族的节是盘瓠祖先的重要节日。在宜州,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九,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的民族节日服装,聚在一起举行祭祀盘王的活动。祭祀仪式简单庄重,以唱歌、敬酒、跳舞、焚香的形式祭祀王磐的祖先,追溯历史。他们演唱的歌曲是以“盘王之歌”为主旋律的音乐歌曲,而舞蹈则是鼓群舞(二人转或二人转)和铜鼓舞。仪式结束后,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聚餐饮酒,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是瑶族人豪放性格的一种表现。北衙乡瑶族舞蹈“火神乐”和瑶族民间体育“狮子爬山”、“过火抢灯”是从王磐节庆舞蹈活动中挖掘、整理、提炼出来的优秀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已成为宜州市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运动会的获奖项目,也是赴港澳、东南亚参观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受到高度评价。
水族端节宜州是水族在广西的聚居地之一,龙头乡是水族在宜州居住的乡镇。水族有自己的文字“水书”和自己的历法“水丽”,水族的节日是根据水丽的计算来设定的。端节是每年十二月(农历八月)和水族新年二月(农历九月和十月)之间的“亥”日。也叫借、传、吃,是水族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宜州水族庆祝端端节(南丹、河池的毛节),是辞旧岁,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在端节的前一天晚上(相当于中国的除夕),各家各户都要立案祭奠祖先。有铜鼓(或皮鼓)的家庭将铜鼓(或皮鼓)放在案前,洒上酒挂在屋梁上,全家一起击鼓跳舞,以示辞旧迎新。舞蹈有保卫、播种收割、庆祝丰收;舞步矫健优美;旋律由慢到快,声音由低到高。凌晨(相当于汉族元年初一)摆放祭品,开始祭祀。水族的祭品是禁止吃肉的,除了鱼。祭品包括鱼、豆腐、笋干、花生、水果、新糯米糕、新大米和新米酒,以示丰收。在端节(农历大年初一)的早上,各家各户宰杀鸡鸭肉,准备丰富的食物和酒来欢迎来拜访我们的客人,人们挨家挨户地互相拜年,品尝新酒和米饭。每一个接受新年祝福的家庭都给新年访客鱼、糖和水果。来拜年的人越多,这个家庭就越吉祥,越光荣。古时水族的端节有赛马、赛铜鼓和“冲坡尾”的社交活动的习俗,现在没有了。
第二,节日习俗
益州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庆祝每一个幸福。盖房子,搬新居,喜结良缘,庆祝满月生日,生日加餐,甚至拜修士亲戚,打蓝谱,认姐妹,都是一件喜庆的事,都有庆祝幸福的习俗。
奠基建房,是益州各族家庭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农村家庭建房时,在选址和测量山势方向方面,都选择坐近山川,坐北朝南,也有“左青龙,右白虎”之势。确定房子地基地址后,某一天就要奠基了。奠定基石,益州俗称“安吉”、“安神”或“安强脚”。那一天,大师请风水先生摆好罗盘,丈量画线,准备好猪肉、鸡肉、鱼肉、熏香、蜡烛、纸钱,摆好祭奠仪式。吉祥的时候到了,他放鞭炮,铲地开地基。在奠基之际,同村的兄弟、亲戚、朋友不请自来,前来祝贺、帮忙。下班后,主人家会举行丰盛的酒席,摆满了食物和美酒,并邀请家中的长辈和前来助兴的兄弟亲戚,庆祝奠基的喜悦。少则五六桌,多则十几桌。宴会现场一片欢腾。这种欢天喜地、邻里互助、不劳而获的习俗也体现在采石、伐木、备料、挖墙砖、盖瓦等建房的全过程中。
搬新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遵循当地的习俗——选个吉利的进家门。选择一个好运气进家门的形式因民族和地域不同而不同。清远、怀远、德胜、洛溪、艾山等乡镇的汉族人,在进屋前,先烧一堆明火(现烧炭火)取暖。当吉祥的时刻到来时,他们会向房子里开枪。主人会先把柴米油盐秤算盘搬进屋里,然后亲戚朋友帮忙把各种家具搬进新房装修。魏德圣路和香农地区的壮族人在进家门之前,由道士们低声念佛,手持火把引着进家门,随后是户主们手持香炉,家庭主妇们提水,亲友们搬运家具。进屋后,居士们从道士手中接过火把,在屋内点燃了一堆火,大家分享着热腾腾的美味糯米饭。在德胜罗蒂地区,人们在晚上进入房子。到了吉祥的时候,主人家左手拿一枚铜钱,右手拿一桶白米,领着家人进屋。之后,他们生火,彻夜不眠,以示未来繁荣昌盛。入宅仪式结束后,户主在新房设宴犒赏。凡是来庆祝新房竣工,搬新家的亲戚朋友,都会送礼物和红包。一个家庭主妇的未婚兄弟必须送一只公鸡来宣布她的新家的黎明,并送一个大挂钟来敲钟宣布这个好消息。乔迁喜宴都是丰盛的,宾朋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或互相邀饮小心翼翼,随意谈笑。2000年以后,大部分城市家庭和少数农村家庭在饭店、餐馆搬新房时,都喜欢办酒席。一方面省去了很多餐饮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经济地位的风范。然而,村民和邻居的庸俗感觉似乎被餐厅的宏伟风格重重地压制了。
结婚是人生大事,必须庆祝。《清远府志》载宜州汉、壮族婚俗:“汉族婚配,以槟榔、猪、酒、果分亲;新娘看到她的叔叔和婶婶站着。……当地习俗结婚,猪对牛,不吃槟榔,水果之类的。我丈夫用两个年轻女孩和当地的女巫来引导她,有三五十个男人和女人送她。新娘用雨伞遮住自己,走向丈夫的房子,她坐在那里唱歌。新娘回娘家,再也没见过丈夫。”这是清代以前益州当地普遍的婚礼习俗,但“猪、酒、果分发给全国各地的亲戚”和“男女三五十人给一个女人,新娘自己打伞,走到婆家,一起唱歌”的习俗在农村仍在延续。
壮族婚宴的主要程序和习俗。接亲戚。男女婚姻确定,男方选择吉日迎娶新娘,称为取新娘。婚礼前一天,新郎家要为家里的长辈、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准备酒席,一定要特别欢迎爷爷奶奶、叔叔、月经的堂兄弟姐妹。新郎家派新娘家去接新娘家。新娘家由新郎的两个妹妹和一些给新娘家带礼物的男青年组成(取决于礼物的数量)。一般来说,新娘的家人必须在她出门的前一天到达新娘家。晚上唱民谣,熬通宵。新郎见亲戚不去女方家。新娘结婚。新娘结婚的前一天,女方家设宴招待男方的客人、亲戚和朋友。第二天,新娘的婚礼仪式:新娘由伴娘搀扶出闺房,唱着哭嫁歌,向香炉上香,向堂上的父母长辈敬茶,然后由自己的哥哥或叔叔抬出。出门前,嫂子三三两两的把伞打好,然后交给新娘的妹妹撑着。然后新娘的嫂子或阿姨将白米饭撒在她的头上,祝她丰衣足食,然后走出家门。新娘结婚的时候,有几十个女青年或者几十个男青年(新娘的哥哥一定要送),新娘的嫂子或者姑姑是新娘送别队伍的代言人。徒步去新郎家的路上,新娘遇到桥或沟壑就停下来,要接亲戚给“脚钱”才能继续前行。新娘来到村里,新郎家的一个中年妇女象征性地用竹笤帚清扫了十几尺的路面,寓意扫除邪恶。新娘上门,新郎家有迎亲队伍,唱停门歌,双方唱完歌,欢送会才可以进门。新娘进门后,新郎家的一位年长女性会扶着向导,避免踏上门槛。新娘向香祖跪拜后,进入洞房,欢送会紧随其后,新郎踩着新娘的脚印来到洞房前,寓意婚后不再受新娘欺负。宴会开始时,新郎的叔叔坐在首位,新郎向送别的客人一一敬酒。之后,男女都唱起了《赞美之歌》。宴会结束后,新娘和她的姐妹们回到洞房,新郎被禁止进入。那是晚上,歌声彻夜未眠。第二天,新娘和欢送会的人吃完早饭回到新娘家,新郎家的男歌手唱着送别,有的唱了十几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壮族的婚姻习俗逐渐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