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滋养优良传统的“养分”。80后官兵是吃洋快餐、看动画片长大的一代。他们从小受流行元素影响,多为“偶像化”、“粉丝化”,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了解和认同较少,不喜欢“武装”、“红装”。如何帮助他们学好这一课?某集团军部队站在为80后官兵培养“旗手”的高度——“红三连,红三连,响亮的名字传遍天下。黄麻起义举起一把剑和一块羊肝渡过难关……”出生于1987年的上海籍军人胡伯昌,每当他演唱英雄二重唱时,都会心潮澎湃。没想到,两年前,他参加了东方卫视的《好男儿》选秀。他只会唱周杰伦和李宇春的歌,不会唱任何红色革命歌曲。从唱流行歌曲到唱革命歌曲,这种转变体现了80后军人价值取向的一种转变,体现了我军优秀传统教育的无穷魅力。经历这种变化的不仅仅是胡伯昌,而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群体——80后官兵。去年底,某部关于优良传统和理想信念的调查显示,80%的新兵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了解不多,48%的人认为优良传统与时代脱节,已经过时。60%的新兵“没有野心”,存在“缺乏理想”的问题;32%的新兵只有物质需求,没有精神追求;75%的新兵对学习优良传统和实现理想的途径感到困惑。他们缺乏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的意识,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奋斗。“很多80后官兵只知道改革开放的喜人成就,对改革开放的艰辛道路却知之甚少;我只感受到了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却无法理解我军优良传统发挥的重要作用。”某摩步旅政委苏锡群形象地说:“因为他们的每一步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走出来的,就像养鸡场里被剪掉翅膀的鸡,一直被关在笼子里,不愁吃不愁喝,但长大后发现连路都不会走。”要想让80后官兵自觉从“骨髓”中植入优良传统因素,首先要帮助他们理解“大道理”。集团军领导一针见血: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灵就会空虚,精神就会崩溃;一个民族没有目标和理想,力量就会分散,生命力就会下降。崇高的理想是事业成功和辉煌的灯塔和指南。没有理想的国家,就没有发展的动力,没有理想的民族,就没有团结和凝聚力,没有理想的军队,就没有打赢的战斗力。面对理想信念相对缺失的80后群体,军队有责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绘制美好的人生蓝图。80后官兵理想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对精神的盲目追求。只有坚守思想教育的方阵,正确引导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体会到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丰富内涵,并从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生命之船才能在正确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把崇高理想追求的“基因”植入80后军人的灵魂,是为他们滋养优良传统的“养分”,强身健体,补足“钙”。“草原党支部”所在连队会组织新兵参观连队荣誉室,接受传统熏陶;我们每发展一名新党员,都要组织他们重温优良传统,带头做好接班人;每当班子成员调整时,都要组织他们打好接力棒,发扬传统。他们还经常开展“三想”活动:想一想先辈们的英雄壮举,想一想弘扬传统的责任,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不断激发大家当好“红三连”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连队的辉煌战役、英雄和传统故事搬上舞台,开展“看战斗片、唱战斗歌、讲战斗故事、喊战斗口号”活动,组织官兵观看以革命战争年代该旅辉煌战役为题材的《夜袭》、《上甘岭》、《黄崖洞之战》等战斗影片。来自福建的军人陈汉卿,家境殷实。他是他父母的掌上明珠。刚分配到英模公司,高兴得又唱又跳。但没过几天,陈骁就觉得无法适应公司整天在烈日下的训练。入职不久,他总是想方设法逃避培训,甚至想私下离队。在电话中听到儿子的抱怨后,陈骁的母亲不禁担心起来,并一路来到球队。陈骁见到了他的母亲,要求她带他回家,并威胁她让他再次留在军队,所以她可能永远不会再见到他。我急得连陈的妈妈都哭了。“不放弃,不放弃,哪怕是个冰坨也要让他融化!”公司的骨干干部给慕辰“铁”和“保”。在连队,干部给他讲“一块羊肝”的故事;营地里,随处可见印有英模肖像和公司光荣传统的灯箱;在班排,洪三连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是他前进的榜样。在优良传统的熏陶和骨干干部的激励下,陈骁变了一个人。他在日记中写道:“进三联,我以三联为荣;走出三联,三联以我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