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历史,你不知道的是

狗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从部落图腾到骂人,从古墓中的祭祀品到今天餐桌上的狗肉,还是人类的朋友。

无论人类的态度如何,狗的陪伴永远不会改变。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狗就进入了人类历史。

中国最早关于狗的资料出现在公元前1100年,推断大型犬的头骨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山海经》也有一段关于狗图腾的传说:“有人说‘做个伟人’,‘做个伟人’。东方有狗封国。贰负的尸体在大东。”有一个人叫大杭波。他手里总是牵着一条长长的狗,在他的东边是狗海豹国。贰负神的身体也在他的东方。这里说的“狗封国”,肯定和“狗”有密切关系。而且在这个国家,人的身材和形状都像狗。以“狗”封国,必以“狗”为荣,对“狗”有独特的图腾崇拜。

传说盘古是狗的头,盘古在黄三排名第一,可以说狗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并不高。

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狗是最重要的家畜之一。狗在当时主要有三个作用:看家护院,与主田狩猎,被人类食用。就狗作为食物的功能来说,当时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据《礼记》?王制曰:“诸侯不无故杀牛,大夫不无故杀羊,士不无故杀狗打泵,庶人不无故吃宝”。

礼记?季芳也说,“医生不坐在羊身上,学者不坐在狗身上。”可见吃狗肉的大多是贵族。在商周时期,狗仍然是祭祀场合的重要祭品。

人类的祖先是狗的形象,这大概是五千年狗史上最尊贵的时代。在春秋及更早的墓葬中,也有很多以狗为祭品的情况。狗葬在主人附近,可能是因为可以守护墓主人;也可能是因为狗有宗教意义。毕竟狗也属于六畜(马、牛、羊、貘、狗、鸡),是祭祀对象。

可见,狗在成为养老院的好帮手和人们的宠物之前,在人类社会的地位是比较高的。那时候“狗腿子、走狗、乌鸦和小偷”、“朋友”这些词肯定已经不流行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狗的历史也发生了变化。

《晏子春秋》是我不喜欢看狗的作品。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晏子制楚”的故事:楚刁难,因为他个子矮,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让他从一个从来不符合礼仪规则的小门离开。晏子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显然,在晏子的心目中,狗可以用来诅咒人。还有一次,齐景公向晏子请教如何治国。晏子用一只凶猛的狗来比喻国王身边的掌权者。当他们看到人才,他们像狗一样猛扑下来,使他们无法接近国王。

此外,《晏子春秋》中也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如果春老人特别讨厌狗,说明狗在当时的地位不如以前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了著名的“鸡鸣狗盗”。《孟尝君传》:“底层,有能为犬贼者...晚上谁是狗,好让他们进入秦宫藏区,把狐狸和白毛皮作为礼物送给秦王和她的幸运女士。”“狗贼”就是冒充狗来行窃,一般指小偷。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农耕已经超越了渔猎,狗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辉也逐渐消散。

以后我们中国人对狗的态度,从鲁迅先生的文章《坟?关于《弗尔博利该放慢脚步》中“打落水狗”的部分,我们可以略知一二。也就是说,中国人主观上真的没那么喜欢狗。

关于狗的成语很多,不仅有“狗斗人势”、“残忍无情”、“恶友”等反映狗地位低下的例子,还有“走狗”、“狗”、“狗娘养的”等更直白的俚语。

当然,中国文化不是一棍子打死狗。比如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狗赫然在列。还有,按照“猫来穷狗来富”的说法,狗也可能是财富的象征。此外,中国还认为狗具有消灾功能,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在西方文化中,狗的形象一直是相当正面的。它们常被称为人类最好、最忠诚的朋友,许多人视其为家人。

《幽灵狗莱西》、《闪电狗》、《八只忠犬》等几部电影都描写了狗与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并且大多宣扬狗对人的忠诚。在英语中,有许多包含“狗”的单词或习语。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爱屋及乌。它也被用来描述人,如:大狗(贵宾,大人物),头儿狗(***),幸运儿(幸运儿)。

俗话说,金不够,狗也没完。虽然狗在西方国家享有特殊待遇,但它们并不总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偶尔也会被“拒绝”。英语中有个成语:脸红如黑狗,形容人不要脸,厚脸皮;Bitch是bitch的英文,现在也可以作为贬低或者讨厌女性的脏话。

有些狗不服气。你和我都是狗。为什么你们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讨厌?

西方国家大多以畜牧业和渔猎为主,牛羊是其主要的肉类来源。另一方面,狗像牧羊犬一样承担守卫职责。所以,人和狗的伙伴关系从此建立。中国以农业为主,许多地区仍在延续牛耕地人几千年来移植水稻的落后种植方法。所以比起牛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狗就没那么重要了。

还有一点,西方世界的主导思想是“个人主义”。孩子成年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老了也很少搬到孩子家里。孤独最好的方式就是养一只宠物,大部分是狗。有些人甚至称自己的狗为“老伙计”,与狗完全是兄弟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人类忠实的伴侣,狗真的没有理由不享有优越的地位。

如今,狗似乎处于一个地位上升的时代。

宠物狗养成了儿子、女儿、宝宝,“XX狗”成了一个标签式的自名。

这说明了狗的忠诚,不管它在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它一直伴随着我们。

如今,狗的种类越来越多。迅速衍生出“单身狗”、“加班狗”、“学生狗”等自我称谓。同时创造出“累狗”、“穷狗”、“热狗”等表情和一系列Doge表情包——一群努力却得不到任何东西的年轻人,卑微的活着,像同一只狗,所以他们。

希望在这个狗年,所有的狗都能被世界温柔对待!

我的寄语:作为文变狗的一员,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学长学姐们叫我们狗不仅仅是昵称,更希望我们能互相陪伴,共同成长。所以以后要大力发扬我们的狗精神——【叶子姐说你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