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史的争论

李学勤先生指出,中国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学术源于中国“历史”的“独立传统”。中国的学术渊源与“历史”密切相关。中国的“历史”概念非常广泛。历史学家不仅仅是“直书”,研究历史。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传播也与史家密切相关。”

中国注重学术与教育的结合。“中国的学术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传统,而且是与教育相结合的”;

中国有一所学校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可谓是唐瑜(尧舜)时代的“成俊”(朝鲜有成均馆大学),成俊是一个学校。甲骨文中发现“国子监”,是汉代国子监的前身。西周时期培养的学校叫“徐”(北京也有“国子监”)。春秋以前学校的教育内容是诗、书、礼、乐。春秋末期,易经和春秋也是基本的教学内容。“六经”是先秦时期的“基础教材”。"这也是中国学术起源的重要一点."春秋时期,孔子孟子称孔子为“大师”,皇帝因“孔子写六经”而加孔子的头衔为“大成圣人”。中国“当时的学术在六经”。

2.战国时期的庄子和荀子。

"《庄子天下篇》和《荀子非十二篇》可以说是学术史著作的源头."

3.西汉司马父子与刘父子

司马谈的《论六经要义》,司马迁的《史记》(固化了“中原中心论”的历史观,斥《山海经》为“不雅”);刘翔刘鑫七观不录。

4.东汉班固

韩曙文艺志。

5.宋代欧阳修

先打开“疑古关”。

6.黄宗羲、崔恕和范姜

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宋薛源案”与“明儒案”:18世纪,崔恕写了《考证录》,范姜写了《国朝汉学家史》、《国朝宋学元源流》。

7.清中叶的廖平(廖季平)和清末的康有为。

廖平作为“金文经学派”的代表,提出了“经学六变”理论;康有为对孔子变法的审视。两人都淡化甚至否定了孔子以前的学术史。

8.章太炎与刘

他倾向于清代中期“古文经学派”的观点,并试图追溯孔子以前的学术成就。

9.民国与五四时期的梁启超。

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0.胡适与顾颉刚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以“古史不可靠”为由抛弃了唐、虞、夏、商,只谈“诗三百”;顾颉刚的《论古代史》与钱先生的提出了中国古代史是由层层疲劳造成的理论,形成了一个古代史歧视学派,但他敢于怀疑古代史。

11.冯友兰

中国学术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他还提出了“信古、疑古、释古”的理论(《冯友兰释古的基本倾向仍是疑古》)。

李学勤先生提出了许多出土的新材料,“迫使我们思考一些学术史上的根本性问题”。

坚定地指出“大量简牍和佚文的出现,证明中国的学术史必须重写”—

首先,可以平反一些古籍的“冤假错案”;

其次,可以重新估计一些古籍的年代;

再次,通过对战国秦汉简帛的综合考察,可以对这一时期深厚的学术流作出新的判断。学术史严格来说属于“历史”。王国维先生强调“双重证据法”,提出“纸面材料靠地下材料”的观点;杨湘魁和饶宗颐提出了“三重证据”法。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将物质考古学与精神学术史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