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发展史

广州博物馆位于广州风景秀丽的越秀山,馆址在镇海楼。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是永嘉侯朱良祖修广州城时,将北城城墙延伸至越秀山时所建的塔。自清代以来,镇海楼多次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和现代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1928期间,广州市政府在对其进行改造的同时,组织了“广州市博物馆”。2月11,65438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1941—1945,通称广州市图书馆博物馆。

1946—1949,通称广州市博物馆。

自1950起,称为广州博物馆。

经过不断的发展,广州博物馆现在除了镇海楼之外还有三个分展区,分别是广州美术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和三·二九起义指挥部纪念馆。广州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是收集和展示广州地方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馆内永久展览为“广州历史展”。通过近千幅古今图片和资料,让人们了解广州历史发展的概况和地方文化的特色。此外,广州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专题和纪念性的临时展览。

广州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是藏品的基础。同时,通过市政府的转交,藏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广泛征集、购买和捐赠,藏品从最初的三位干部增加到十几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