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国:中国历史的第一天
但实际上,有记载、有迹可循的中国历史只有三千年,所以有人说“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而在此之前的历史,没有具体的文字依据流传下来,更多的是传说和神话。
那么中国历史的第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引以为豪的三皇五帝时代是神话还是事实?夏朝是真实的历史还是虚构的?这是史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也是所有中华儿女都想知道的问题。
《古河洛》这本书试图回答我们。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考古的,我们的历史也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逐渐清晰起来。
然而,正如书中所说,“考古学是一门百科全书式的学问。物理上,要了解陶锅碗瓢盆和人们的生活;形式和中国要研究聚落、组织、制度、贸易、战争等。玄学要研究哲学、艺术、美学等。”
在迪卡侬考古学家的发掘下,一个又一个重大发现轰动了全国乃至世界。河洛古国的发现是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河洛古国学名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村。目前的研究表明,双花树遗址在古代曾是杜毅遗址,证实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左右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它是当时黄河流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社会分化程度最明显的遗址,也是我们研究黄帝时代中原文明进程的一份非常重要的资料。
双花树遗址的发现,成为一些古代传说真实性的有力证明。“河作画,罗作书,圣人作书。”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把这个遗址命名为河洛古国。也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主要根脉。
双槐树遗址是中晚期仰韶文化的核心。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更早。目前考古发现表明,仰韶文化是分布在中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大约是7000年到5000年前,持续了2000年左右。现在中国有5000多个仰韶文化遗址,双槐树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河洛,就是最早记录东方世界观的地方。“河图”的“河”指的是银河系,河图指的是星图;洛书是一个上下文图。《糊涂洛书》是中国文化中阴阳五行的源头,也向我们证明了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知道天文气象相关的知识。
随着双花树遗址的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也迎刃而解。书中提到了丝绸的例子。
丝绸是东方文明的标签,更确切地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签。早在两千多年前,丝绸就已经征服了古罗马国家,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绚烂的朝霞”。但有国际组织提出,丝绸的原产地不在中国。
这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很可笑。丝绸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证明丝绸起源于中国并不容易。由于材质的原因,丝绸制品很难保存,所以我们很难知道丝绸起源于何时。
但是双花树遗址出土的牙雕蚕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只牙雕蚕是用野猪的獠牙做成的,我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是蚕的形状,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古人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养蚕和制丝的技术。只有这样,古人才能了解蚕的生活习性,做出如此栩栩如生的牙雕蚕。
除了美丽的丝绸,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就掌握了许多其他精湛的技术。考古学家逐渐揭开了历史的神秘面纱。薛家岗文化、崧泽文化、大溪文化...所有这些不同的文化元素都出现在双花树遗址中,证明了在5300年左右,河洛古国处于一个文化融合的时代。
那么当时的文化有多繁荣呢?这个问题将留给考古学家和时间来回答。双花树遗址有1170000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6000平方米左右。我们对那段遥远历史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是,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成熟,技术的不断发展,面对废墟背后隐藏的历史,我们更加自信。
考古学家正在揭开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长河,我们终将知道中国历史的第一天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