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历史是如何演变的?
1,金币标准系统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流通的货币金属的货币制度。是19年末至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的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进了黄金向世界货币的转变。随后,德国在1871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也在1873实行金本位制。到19年底,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普遍实行这种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种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根据所含黄金的重量有一定的比价;(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将金条交给国家造币厂按照法定含金量铸造成金币,或者从造币厂将金币兑换成等值的金条;(3)金币是具有无限法律补偿的货币,拥有无限支付手段的权利;各国的货币储备都是黄金,在国际结算中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金币制度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者。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可以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可以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发挥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因为黄金可以在国家之间自由转移,这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相对稳定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所以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了对黄金的掠夺,严重削弱了金币的自由铸造、价值符号和金币的自由交换,严重限制了黄金的进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急剧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交换,禁止黄金出口,从根本上摧毁了金币本位制的基础,导致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2.金条标准和黄金兑换标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受到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影响,黄金的分配极不均衡,导致金币本位制难以恢复。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取“救金”原则,实行金条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和美国。在金块本位制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是集中在央行作为货币发行的储备,而不是铸造流通金币。流通中的货币完全被钞票等价值符号所取代,钞票可以按照一定数额以上的含金量与黄金进行兑换。在英国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是400盎司黄金(约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允许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金额为21500法郎,相当于12公斤黄金。中央银行负责黄金的进出口,禁止私人出口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的联系。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拟金本位制”,其特点是:金币不能在中国流通,只能流通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与另一个实行金条本位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平价,将外汇和黄金作为储备存放在这个国家,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家”)的依赖。通过不受限制的外汇交易,维持以金条为基础的各国货币的联系,即“盯住”后者的货币。国家禁止黄金自由出口,中央银行负责黄金的进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部分拉美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都实行过这一制度。
金条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弱化的国际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条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为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退出历史舞台。
3.布雷顿森林体系
1929期间,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贬值。许多国家的外汇储备陷入困境,因为它们是英镑而不是黄金。
1944年,参与筹备联合国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世界货币金融大会,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协议。美元与黄金挂钩,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元就是从这里来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1)美元是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也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2)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以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兑换黄金的义务。
(3)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一般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的1%范围内波动,所以黄金也是实行固定价格制的。如果波动过大,各国央行有义务干预。
上世纪60年代,因为美国陷入越南战争,财政赤字增加,美元开始贬值。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美元越来越多。在美元不稳定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开始抛售美元,挤兑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了61%。当黄金价格进入自由浮动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崩溃。
4.黄金的非货币化时期。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其两年后的修正方案,确认了黄金的非货币化。主要内容有:
(1)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的标准;
(2)取消黄金官方价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
(3)取消与基金组织进行往来结算必须使用黄金的规定;
(4)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6黄金储备,所得利润将用于建立优惠贷款基金,帮助低收入国家;
(5)为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设立特别提款权而不是黄金。
但是,黄金的非货币化发展过程并没有使黄金完全退出货币领域。黄金货币的职能仍然是:
(1)仍有多种法定面额的金币发行流通;黄金价格的变化仍然是衡量货币的有效工具,是人们评价经济运行状态的参考;
(2)黄金仍然是重要的资产储备。截至2001,各国央行外汇储备共计2.96万吨黄金,约占千百年来人类黄金总产量的20%,私人储存金条2.22万吨,占世界黄金总量的35.7%。
(3)事实上,黄金仍然是公认的替代货币结算的唯一方式。
SDR的推广远低于预期。目前,黄金仍是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全球可接受的第五大硬通货。
黄金市场是一个全球市场,可以在全球24小时交易。黄金容易变现,可以快速兑换成任何货币,形成了黄金、货币、外汇的便捷交换关系,是黄金货币功能的突出表现。
黄金的非货币化削弱了黄金的传统货币功能,但也为新的黄金投资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越来越多的黄金衍生品出现。这些衍生品是金融资产投资产品,是为黄金投资设计的,以获取收益,规避市场风险。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来看,黄金投资的标的物主要是衍生品,并非真金。事实上,以金条为标的物的黄金投资金额仅占市场总交易量的3%左右,黄金市场交易量的90%以上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交易。黄金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将黄金市场的交易规模放大了数十倍,使得黄金市场在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仍然以金融属性为主导,是一个金融市场而非一般商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