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交通建筑

“同一轨道上的汽车”和“同一页上的书”

从张骞的骆驼队到郑和的云帆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

交通史是整个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交通状况不仅决定了历史上文化圈的规模,也影响着文化圈之间的关系。

古代文化交流离不开交通条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依赖于交通。没有丝绸之路的开通,葡萄和胡萝卜不可能来到中原。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玉米和土豆不可能成为欧亚大陆的食物。同样,没有玄奘的西游和鉴真的东游,就不会有大量的佛教经典从印度传到中国,从中国传到日本,也就不可能有“唯知”、“明事理”等知识渗透到中国。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处处都与交通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交通建筑

人们耳熟能详的“愚公移山”、“五鼎开道”、“夸父一天天走”等故事,都隐约透露出远古先民发展交通的艰辛。

中华民族的始祖皇帝,被后人称为“轩辕”或“黄轩”、“宣帝”,其实是对他在交通方面创造的一种致敬。据《太平玉兰》772引文,黄帝是车辆的发明者,故名“轩辕”。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各地诸侯为了黄帝,都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从之人,黄帝必征之,曰:“若过山沟,永不得安宁。”黄帝的事迹反映了传说时代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顺入山林,风雨雷阵雨,但“行不迷”;大禹治水,“开九州,通九路”,“背井离乡十三年,不敢离家”(史记·夏本纪),他们圣王地位的确立也与交通行为有关。

在河南安阳、郑州和辉县的商墓中,发现了大量产自新疆的玉器和产自南海的贝类。《尚书·九高》有“赵牵牛车,远服贾”之说,可见殷人的交通和贸易关系已经扩展到了非常广阔的地区。殷墟甲骨文中出现过车形的“车”字,结构不同。大墓常伴有车马坑,葬有车马,车马也被视为祭祖的重要祭品之一。当时,战车仍然是体现军队实力的主要军事装备,而这种以战车战为主的作战形式对交通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甲骨文中各种结构的“船”字,说明当时木船的形状很多。甲骨文中所见的“帆”字为“帆”的象形文字,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了以风作为船只航行动力的水运形式。

周朝分封各地诸侯,利用所建的政治军事据点作为扇面屏,维护中央的统治。这种政治制度要求各地与周王室保持密切联系。当时战车是军队的主力,也要求有宽阔平坦的大道相互连接。西周金文和当时的文献把周王室修建的连接各地的交通干道称为“周星”或“周道”。《诗经·潇雅大东》中说“周道如磐石,直如箭”。形容“周道”平如磨盘,直如箭,体现了这条交通干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严谨性。

春秋时期,交通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大致在这个时期,太行山、秦岭等险要山区已经开始有了汽车和道路。据《国语·周玉中》记载,周鼎为王时,单向公派使者去楚国,路过陈国时,看到道路未修,建筑不整齐,就预言陈国将要灭亡。可见,以交通道路为主体的交通设施是否修好,已经是反映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左传·相公二十一年》记载,晋平公当政时,晋国的道路建筑年久失修,还受到郭征政治家子产的批评。

在交通干道建设的基础上,相应的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李周地关彝人》说,在贯穿城乡的交通大道上,每隔十里就有“陆”,“陆”可以提供旅行食品;每隔30英里,就有“寄宿处”供你住宿。“住宿”配有“路房”,有粮草储备供出行。每隔50英里就有一个“城市”,“城市”有住宿条件更好的“候车大厅”,旅行消费品的存放也准备得更充分。当时的中原各国政府普遍在主要道路沿线设立交通站,配备战车、马匹和专职管理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快马加鞭浏览新闻,以便军令能迅速下达。子曰:“德之普及,快于邮之投递。”(《孟子·公孙丑》)也就是说,德政的普及比邮政系统传达政令要快。可见,当时邮政行政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信息的快速传递上。

《左传·哀公九年》中记载,这年秋天,吴国在“汉”地区修筑城防,完成了“连河连淮”工程。韩沟的开通是中国古运河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韩沟河的通航,实现了南北水道的连接,促进了南北文化的融合。此后,吴王夫差为了引舟北上,称霸中原,将汉沟向北延伸,进一步沟通了淮河以北的水路。《国虞物语》说他开始北伐,深挖运河,使宋与鲁之间的水路相连,沂水、吉水也由这条人工运河连接成一个水路航运系统。在魏惠王开凿了大约十年(公元前360年)的峡口,是继韩沟之后的又一条著名的运河。这个缺口连接了黄河水系和淮河水系,进一步促进了南北交流。

安徽寿县曾出土战国时期楚王颁发的免税凭证,即著名的“鄂伦春节”。从碑文中车船经过的城市来看,车节经过9个城市,船节经过11个城市。使用的水路主要是长江和汉水水系,东至汉江上游,南至湘、黔、沅、澧、潞河,也可分别到达上游。可见,在当时的水路运输系统中,运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著名的地理著作《愚公》中有对土特产和朝贡运输道路的描述,说明当时水陆运输的范围、货物流向和运输能力已初步形成规模,并得到人们的认可。

秦汉时期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秦朝和汉朝都把发展交通作为他们的主要行政任务之一。秦汉时期的主要交通方式,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交通发展的基本格局。

秦代交通建设最具特色的成就是修建了驰道。“治赤道”是始于秦始皇统一后第二年的一项宏大工程。关于赤道的形状,西汉人贾善曾有这样的描述:“道宽五十步,树高三尺,外厚,藏金椎,树松。”所谓“50步宽”,就是路面宽度达到50步(相当于今天的69米左右)。一种解释是“三尺一树”特别标注在马路中间皇帝的车道上;一种解释是在路的两边每隔三英尺种一棵树。“外厚”是指路基施工必须坚实,两侧形成宽阔缓坡。“藏金椎”就是用金属工具捣实,使路基稳定。“树有松树”是指行道树以松树为主要树种。贾善还说,秦所筑的赤道,东至燕齐,南至吴楚,河湖,海滨的庙宇,都可以一一相连(《韩嘉善传》)。驰道,在当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交通网络的主程序,是一条不同于普通公路的高速公路。驰道路面分为三车道,是最早的有隔离带的多车道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