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迪徐人杰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狄(630-700),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吴周时期的政治家。狄出身于太原狄氏家族,早年以经学著称。
历任汴州法官、并州知府、大理寺祭司、谋士、杜挚大夫、宁州刺史、东关侍郎、文昌刺史、禹州刺史、福州刺史、螺洲司马。他以不畏权贵而闻名。
第二年(691)九月,狄徐人杰升任丞相,任地方官侍郎、同官。然而,仅仅四个月后,他就被一个残暴的官员和一个忠诚的大臣诬陷谋反,篡夺了他的职位,并被监禁。平反后被贬为彭泽县令。
颍州之乱时复职,沈工元年(697年)又以栾台侍郎、平章大臣的身份再访,并做了演讲。在得罪严之后,她敦促武则天重新建立庐陵王为太子,使唐朝得以延续。
九世元年(700),帝入文史,同年九月卒。他被谥号为文昌和文慧的右相。唐朝复辟后,司空和梁国公被追赠。
扩展数据:
据《旧唐书·狄传》记载,狄临死时,曾向武则天进谏,反对“天下僧尼一日薪一元”的生活,建造巨像。
但《旧唐书·李翘传》和《旧唐书·张廷宣传》中记载武则天在长安四年。有学者认为,帝卒于长安四年,即公元705年。
人物故事:
迪·徐人杰凭着他当宰相的才能,当上了地方上的县令。自然,他干得有声有色,人民心存感激。后来契丹骚扰河北,武则天又赶紧把迪徐人杰叫了出来。他没有流血就击退了契丹。
所以,历史中的迪徐人杰是一个全才,是一块可以到处发光的真金,而不仅仅是野史小说中的侦探。
为表彰他的功勋,武则天亲手送给他一件紫袍和一条龟带,并在紫袍上亲笔题写了十二个金字:“施政治术,勤勤恳恳,升官发财,励志群臣。”神功元年(公元697年),迪·徐人杰被召回中央政府,他很快又恢复了宰相的职位。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程思和武三嗣,几次派人游说武则天成为太子。大臣李昭德等人劝武则天,姑侄不如母子亲,应该立庐陵王李习安为太子。
帝与武则天长期相处,对这位女皇帝非常了解。他还趁机补充了一些材料,说:“如果陛下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那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你可以在祠堂里随时享用你儿子提供的食物。
如果我有个侄子,我也没听说过侄子当了皇帝,在祠堂里给姑姑献祭。武则天有点恼火,说:“这是我家的事,你别掺和。”
迪·徐人杰是个难啃的骨头,他不屈不挠地说:“当一个皇帝是个人,他的家人无处不在,没有什么不是陛下的家人!我是丞相,怎么能不管呢?”
武则天最终听从了帝的建议,召回庐陵王为继承人,延续了唐若,没有落入武的子侄之手。后世的历史学家都称赞狄对恢复唐朝的贡献。
百度百科-迪徐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