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赤峰市的名称和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赤峰近万年的历史文化大体分为两种经济形态和四个文化高峰。

两种经济形态首先指10000年前到3500年前的农耕文化和3500年前的畜牧文化。

四次发展高峰分别出现在6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代、4000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3000年前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和10世纪崛起的大辽帝国。

赤峰在古代曾被称为东胡,东方是中国人,“胡”是这个民族的自名,意为“天之宠儿”。

又因红山文化而被称为古红山国。此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伯夷和舒淇,也是距今三千多年的赤峰古国古柱国的大王子和三王。

赤峰是辽朝辽国的首都,现在的巴林左旗林动镇是当时辽国上京的所在地,现在的大明塔是当时另一个首都辽中京的所在地。

辽代北宋诗人欧阳修来到赤峰,留下了“山深鹿叫,林黑风生”的诗句。

赤峰在金代属于北京道(道是相当于现在省的一个行政级别)。

元朝时隶属辽阳省大宁路,全宁路隶属营昌路和商都路。

营长道成为北元都城后,元顺帝在北方称帝。

明代赤峰设大宁卫、新城卫、扶余卫、应昌卫。

清代属昭乌达盟、卓索图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赤峰叫昭乌达盟,隶属热河省。

后来放在内蒙古。

1984年退盟建城,称赤峰市。

赤峰,由蒙古语乌兰哈达翻译而来,可译为赤峰、赤山、红山。

哦!这是我花最多时间回答的问题,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希望你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