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么教学生的?
我们知道,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掌握,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具体的形象思维,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可以学到一些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大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气概,好奇心强,经常想一些搞笑有趣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一,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达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达到这一要求,“长征”的第一步就是高一的历史教学。教师应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的衔接。比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学过“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高一学生不仅要向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学习,还要向伟大的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孔子如何教育学生?”在基础上,要求学生先了解。二、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者不如知者,知者不如乐者。”兴趣具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加强,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不竭动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也一定是一个只能跳着摘的“桃子”。比如提供一个讲故事的教学平台。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的形式进行的,高一的学生学过一些与初中课文相关的故事。让学生结合小学学过的故事和相关课文在平台上讲故事。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勇气,还尝到了当小老师的滋味,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再比如疑神疑鬼。思考从惊讶开始。惊讶和怀疑也是兴趣的来源。只有当学生对某个现象感到惊讶和质疑时,他们才愿意去探索。学习《祖国古代人类》这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猴子变来的吗?人和猿有什么区别?人是动物吗?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谁是中国最早的居民?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你住在哪里?假设每个问题都是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宝藏”。把学生放在“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去历史的隧道里去寻宝。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示,学生不断发现,带着成功的喜悦继续前进。第三,直观教学是引入门道的最好方法之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学生思维水平的制约。从思维特征来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包括对象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由于历史教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加现代化和广阔的天地。造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点燃的理性之光依然光芒四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为什么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张图。“中国出土中国纸遗址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中国很多地区在汉代就知道如何造纸。《甘肃天水出土西汉早期纸》彩图证明“我国人民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汉代竹简》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纸之前,人们就已经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了。竹简很重。“汉武帝时,东方文人向皇帝呈献一份,却要三千片竹简,派两个人抬入宫中。”。也有写材料用的丝绸,但价格昂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一种廉价方便的书写材料,这促使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一个改革家。在他之前,纸张质量差,产量不高。蔡伦改进造纸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纸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造纸过程很复杂。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示了造纸过程,而教学视频《造纸》则以动态形式展示了造纸过程:浸泡-蒸煮-制浆-造纸-干燥。从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来看,造纸术从中国传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文字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由此可知,造纸术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科学事件,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利用直观的图片,对图片进行及时的解释、说明和描述,还有集“看、听”于一体的动态视频,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和思想教育。在每堂课的教学中,直觉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所知材料及时进行归纳分类,上升为一般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初中生掌握的知识才能系统而深刻。第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引进门道的关键。中学的学习要求和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同学小学成绩很优秀,但在初一的转折关头因为过渡不好,成绩大幅下滑,反而上升了。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十分必要。近年来,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甚至引起了一线教师的研究兴趣,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教育叙事研究的定义很多,但基本一致。这里简单总结一下他的理解,即教育叙事就是以叙事和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各种真实生动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故事,表达他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总之,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我们一线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对教学和教育进行总结、研究和反思。如果要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表达,那就是“故事+总结、反思与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从概念上来说,恐怕我们对这种新颖的教育研究方法还比较陌生,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已经不自觉地将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中。典型的有2007年第1、5期历史教学、陈红老师的备课日记、老师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备课笔记》、2005年第11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夏老师的2007年第6期《升国旗的历史教育》。当然,这类文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不成气候。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开发中心指导创办的中国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各地一线历史教师撰写的精彩“历史教育故事”。通过这些生动的“历史教育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历史教师是如何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一线历史教师正在逐步成长和成熟。实践证明,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实践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棘手问题,历史教育叙事研究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积极应对的重要策略,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原因是我们一线的历史老师基本都是在工作时间和“课程故事”互动。每天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显然是非常可行和方便的,这是学术专家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说,课程故事应该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活水”和“源泉”。而且,与以往注重逻辑推理的实证研究相比,教育叙事研究的起点和专业要求都不高,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可以尝试的有效的教育研究方法。此外,从反思性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教育的叙事研究无疑是反思性历史教学的重要成果和体现。同时,通过一线历史教师的大量教育叙事研究,及时了解一线教学最真实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全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行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