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斗门的风俗文化

斗门水上婚俗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起源于彝家通婚的礼仪。它融合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以船为交通工具,歌曲贯穿整个婚礼活动。这种传统婚俗一直延续至今,珠海、中山、江门、佛山等城市的原沙田区仍有部分人崇尚这种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珠海的一大突破。斗门文化馆馆长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斗门区提出的五年规划,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年轻人采用水上婚礼,计划从2009年开始对进行水上婚礼的新人实行政府奖励等措施。大约半米高的一炷香整齐地排列在村道两旁,燃烧的火光让村庄在夜色下显得肃穆而神秘。几个村民举着自制的“火龙”在村道上边走边唱,沿途的村民也走出家门,跟着人群走。

9月7日,农历七月二十九,按照当地习俗,斗门莲洲镇上横村村民举行“上香”表演。据悉,这一在当地流传了260多年的传统民俗已被列入斗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斗门区文化部门正准备申报为更高级别的市级甚至省级“非物质遗产”。

据斗门文化馆馆长沈介绍,“路上装香”是广泛流传于珠海江门、中山、斗门一带的传统民俗,其中斗门上横、白蕉柳巷已有26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9年,《路上装香》在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工作人员发现,最终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上横村民说,“路上装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土王”(当地方言中“土王”的称谓)祈福。200多年前,黄羊山北部还是一片汪洋。当地先民以捕鱼为生,主要是在秋山和草滩开荒,或者发展水产养殖。农业丰收需要更高的气候条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祖师号召村民在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传说中“土皇帝”的生日,自觉在家门口烧香。如今,虽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传统的民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记者当晚在上横村看到,村民家门前的李湘根部有一个用萝卜或泥土做成的“香墩”。有些形状像鹅蛋,有些则像“小平碗”。据沈介绍,有时村民用芭蕉树或甜竹作为“香墩”材料;农村的路还是土路的时候,很多村民会直接把香埋在地里。

“装香”的另一个关键道具“火龙”,也是村民制作的。当晚表演的“火龙”、“龙身”是一根木棍,“龙关节”是芭蕉叶梗,“龙珠”是一个南瓜。

据当地村民介绍,“装路香”里的烧香纪念基本每年都有,但“火龙”已经几十年没举行了。今年,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村民们决定“重燃”这一传统习俗。斗门水乡文化是岭南文化和珠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