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龙舟的历史记载
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公元6世纪)梁朝田狱中,船只在广东阳江往来广州。到了唐代,他们开始在阳江驻扎水师。每年端午节都有悼念屈原的习俗。早期,赛龙舟只是宫廷活动,但到了明清时期,广东阳江的龙舟赛进入了全盛时期。
据考证,广东阳江的古代龙舟赛与现代龙舟赛有明显区别。古代船多,集中于一种艺术性很强的群众性艺术活动。"至少有70或80人是旗手、掩护者、鼓手,并在半径范围内挥舞。"有些龙船建在木筏顶上,木筏上也有。有50多种杂剧,80多个少男少女。“现在龙舟的人少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游弋变成了竞速,演变成了今天的群众体育比赛。
据了解,历年来,广东阳江杨沫河上有19艘龙舟比赛,最多时有19艘19。1949年全国解放后,当时的阳江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开始组织传统的龙舟比赛,从那时起一直到1964年每年举办一次。阳江端午节的盛况通过媒体传遍全国。1956年端午节,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到阳江拍摄了一部关于赛龙舟的纪录片,在全国放映,被珍藏为国家历史影片。“文革”期间,龙舟被视为“四旧”,阳江龙舟几乎被毁。1984年后,阳江龙舟赛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