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的历史沿革

豫园原是明代的私家园林。它建于明朝,到2015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园主潘云端,四川布政,从1559(明嘉靖末年)开始,在潘家所居石春堂西边的几块菜地上建园。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豫园建成了。

“玉”意为“和平”、“安泰”,故名“豫园”,意为“玉玥老秦”。

豫园,当时占地70余亩,由明代著名园艺师张南洋设计,并亲自参与建设。

古人称赞豫园为“东南一绝”、“东南名园”。

潘云端家到了晚年就没落了。

潘云端于160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去世,潘氏家族日渐衰弱,无力承担花园修缮和管理所需的巨额开支。

明朝末年,豫园被张兆林收购。

后来在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为了不使这个景点消失,当地一些富商士绅聚钱买下豫园,花了20多年的时间重修梯田,多造山石。

当时城隍庙东边有一座东园,就是现在的内园,豫园略西,所以改名为西园。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外国侵略者入侵上海,英军占领豫园,大肆蹂躏。

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孝道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在上海发动起义。

起义失败后,清兵在城内烧杀抢掠,豫园损毁严重。点春堂、香雪堂、桂花堂、德悦楼等建筑均被纵火。

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占上海,满清* * *勾结英法侵略军,利用城隍庙和豫园作为驻扎洋兵的场所,在园内挖石填塘,修建西式军械库。风景已经认不出来了。

清光绪初年(1875)后,全园被上海豆米业、糖业、布业等20余个工商业分割,建为公所。

解放前夕,豫园的亭台楼阁破败不堪,假山坍塌,池水干涸,树木枯萎,昔日的景观逐渐湮灭。

从1956开始,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历时五年,于1961年9月对外开放。

1959年,豫园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豫园开始对外开放。

1982年2月,豫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