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船务局成立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重要作用?

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阶级在如何解决一系列内忧外患的问题上,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强兵富裕起来,摆脱困境,用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手段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革运动“洋务运动”。

1866年后,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京闭关锁国后的110年,晚清帝国的顶梁柱左在福建马尾开始了帝国的革新,马尾船政局由此诞生。从此,福建洋务运动开始在海陆空四面八方展开。因“四夷”入侵而濒临崩溃的大清帝国,已经无法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能进行“改革开放”以适应世界形势发展的要求——洋务运动在晚清开始蓬勃兴起,尽管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洋务运动仍只是一场选择性的革新运动。

流程:

航运局初始经费47.2万元,从航运部国库结算的40%中拨付。年基金从1866 11每月52000元,船舶维修基金由福建省税务局提供。1873年,经丞相衙门批准,每月从茶税中另加2.2万元。65438+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财政困难,航运局一度打算制造船只供商人招租,但被丞相衙门禁止。

1866年,左成立福州船政局。这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用于制造和修理海军武器装备。19洋务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建立了一批现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总局等。左的造船厂建于更早。1864年,他在杭州做了一只小船,“试西湖,行不快”。1866年,镇压太平军残余后,设立船厂。他说:“自从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的轮船、军舰都直达天津,但栅栏其实没用。”“我认为,要防止海上占便宜,就要整理海军;如果要组织海军,就必须设局监督船只的建造。”同时指出:“船成功则政兴,军政之举则助商,关税之征则昌,则利万代。”显然,他把建造造船厂视为强兵这个富裕国家不可或缺的任务,并使人民和企业受益。经清廷批准,他与法民、日一格、德克碑等商订合同,约定自铁厂开工之日起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船16艘,培训中国留学生和工人。遗址位于福州马尾罗星塔。除了铁厂和造船厂,船政局还设立了船政学堂(又称“秋实堂艺术局”),分为两个班:前班学习法语,重点培养造船人才;后院学英语重在培养驾驶人才。

1884中法战争期间,福州船政局遭到法军严重破坏。战后虽努力恢复,但产能大不如前。1894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更是雪上加霜。总共从1866到1907,航运局* * *造成各类船舶40艘。其中,日本、意大利监管期间(1866 ~ 1874)造成大小木船15艘。从1874开始,造船业务改为由我们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到1895,19船继续建造,包括铁胁战船和铁胁海巡快船,多台涡轮自行建造,显著提高了该局的技术水平。甲午战争后,1907年又造了7艘。

辛亥革命后,船政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3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拨入中央国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续,船政局主持人员更换频繁,制造事业毫无建树。1928更名为海军造船厂。抗日战争期间,造船厂多次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拆毁了大部分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功能:

马尾船政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企业之一。是以现代工厂制度组织起来的生产经营企业,是中国生产关系与时俱进的鲜明体现。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的活动已经走出了一个国家的范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新的整合和流动。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形式,拉近了世界经济的距离,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和发展生产力的体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