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教堂的历史演变

科隆是阿尔卑斯山北部的著名城市,被称为“北方的罗马”。公元前37年罗马时代,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建城,是罗马的殖民城市。它的名字由Colonial演变而来,这座城市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军事要塞。公元50年,这座城市是罗马女王克罗蒂的出生地,它被正式命名为科隆。

785年,罗马天主教会设立主教,莱茵河贸易中心发展起来。自从795年被指定为威斯特法伦大主教的住所后,科隆的宗教地位日益加强。科隆因修建了一系列教堂建筑,主要是大教堂,而被命名为“北方的耶路撒冷”。1201年成为自由城市,发展成为东西欧的贸易中心和中世纪德国最大的城市。由于此时贸易、手工业和艺术的高度发展,手工业行会甚至选举自己的市长,与罗马统治者竞争。当汉萨同盟成立时,科隆成为一个主要城市。它拥有下莱茵-西法伦城市群的总部。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认科隆为自由城,该城获得了自由城的权利。15世纪后,随着汉萨同盟的衰落,科隆在德国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这种变化直接解释了为什么科隆大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德国早期深受罗马文化的影响,教堂建筑是典型的罗马风格。12世纪后,市民阶层崛起,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建筑形式也随之变化。大教堂的建造是欧洲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繁荣的象征。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伦纳德在意大利米兰作战时获得了一件珍贵的战利品——崇拜新生基督的东方三圣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阿图圣地、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著名的朝圣地。1238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庭皇帝手中买下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时佩戴的京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有力的竞争者。为了保持圣地的地位,奉献这一遗迹,建筑风格从当时新兴的哥特式风格中选取。科隆主教选择在15年8月开始建造圣母升天节教堂,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最大的城市德国,为了他们共同的愿望,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大教堂。根据考古发现,教堂原址是罗马帝国占领时期的一处普通住宅。从4世纪末或5世纪初开始,小规模的教堂就建在这个位置上。之后教堂不断扩建重建,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竣工——今天科隆大教堂的前身。1248年4月30日,教堂几乎毁于一场大火。另有消息称,“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建于希尔德堡原址”。

整个建筑工程跨度超过六个世纪,是德国中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的典范。今天的科隆大教堂建于1248年,完成于1880年。如果19世纪的复古风席卷欧洲,这部哥特式经典永远也不会完成。历经七个世纪,它的历任建造者都抱着同样的信念,绝对忠于最初的计划。大教堂工程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数千份设计图纸。其建设周期长达632年,为世界之最。1248年,法国建筑师凯尔·哈丽雅特应邀设计建造了科隆大教堂。8月1248日,科隆主教康拉德·冯·霍斯登(Conrad von Hostaden)在圣母升天节当天举行了大教堂的开工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000名公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已经到来。在当时德国最大的城市建造一座“世界第一”大教堂是所有人的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当时规模较小,其建筑形式采用了早期基督教时代的建筑方法,极其简单。

最初的项目是将合唱团从1248封顶到1322。前期工程耗资巨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双屋顶教堂高44米,上下笔直,既保证了地基的稳固,又体现了哥特式建筑特有的垂直线性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其实是先建造直插云霄的柱子,再在上面安装木鹤,最后实际上是“高空作业”。今天的人已经没有机会看到像空中楼阁一样的脚手架了,但是仅仅从它14米的中跨就可以想象出这座细长的金字塔形建筑是如何拔地而起的。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甚至各种后勤人员都在夜以继日地加快工期。夏天,他们一天工作14小时以上,黎明时分,冬天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一天吃三顿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打地基、修柱、吊梁等相对容易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最难的任务是封顶。人们先在地面上铸造屋顶平台,然后吊装到近60米的高空——为了减轻重量,节省石材,木匠和石匠合作,用木头和石头组成屋顶。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担心“细长”的柱子是否能代替承重墙支撑屋顶,并根据经济美观的原则,将柱子上的许多石头疏散,并建造玻璃屏风。如果44米高的屋顶坍塌,后果不堪设想。幸运的是,建教堂不是搭积木。聪明的设计师利用罗马式大教堂建筑中的拱门设计,创造出尖拱、肋形拱顶和飞拱,帮助柱子支撑圆顶形天花板——这是哥特式建筑的精髓。在科隆大教堂,每个主柱周围都有拱墙,通常是五个拱门,但也有三个拱门和七个拱门。

虽然条件艰苦,工期紧,但设计师们一点也不马虎。在没有现代几何和力学知识的情况下,他们反复研究每一个细节,边实验边搭建。即使在没有统一尺寸标准的情况下,那些默默无闻的伟大建筑师也只是简单地亲自建造模型和制作物品就取得了成功。在工程后期,由于资金短缺和地区主教之间的权力和利润之争,许多参与建设的人几乎是怀着坚定的信念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们相信上帝,希望建造一个人间天堂,祈求上帝的保佑。1322年,大区主教海因里希·冯·魏斯伯格主持了合唱团的封顶仪式,科隆大教堂工程正式落下帷幕。

15世纪初,人们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并排建造一座教堂(南厅),但这座58米高的建筑还没建成就倒塌了,只在柱子上留下一只木鹤作为科隆的象征。

由于历次战争的阻隔,特别是“三十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漫长的宗教战争,建设工程时断时续。1560年,教堂内的大厅基本完工,因德国宗教改革工程而中断(据报道曾遭遇火灾)。

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师卡尔·弗雷德里克·辛格勒(Karl Frederick Singler)呼吁公众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一呼吁,给予了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进行了第二次奠基。从65438年到20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大,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的烂尾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德国人急于显示自己的强国地位,决心在原有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教堂。早在之前,包括大作家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就提出了重建大教堂的想法。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完工。科隆大教堂被层层加高,逐一加宽,形成两座“高塔”作为今天的正门。以“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直到1880 65438+10月15,当时世界第一高楼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仪式。成为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除了其独特的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还显示了欧洲天主教的力量和耐力。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位于莱茵河,下游腹地是化学工业集中区,是遭受轰炸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科隆老城被毁90%。由于德国天主教通过教廷请求,这座古老的教堂幸免于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没有被摧毁,但也被盟军的十几枚炸弹击中。战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家乡科隆情有独钟,并主持修复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科隆人非常推崇两位“康拉德”——1248主教和1948总理的贡献,他们不仅让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还创造了今天的新德国。

20世纪末,酸性的空气无情地侵蚀着每一块斑驳的石头,一波又一波的翻新开始了。保持大教堂的建筑特色,保护和管理内部艺术陈设。从1999开始,大教堂改造提出了1720万马克的预算。得益于宗教界、个人和政府的资金援助,科隆大教堂作为信仰的象征和新中欧文化传统的统一见证,将得到更好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