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一起吃还是分开吃?为什么?

看什么场合。

每当你和家人或朋友围着桌子吃饭时,你有没有想过吃饭的形式?中国人采用围桌就餐、同桌就餐的形式,可称为联餐制;而西方人则是分盘吃饭,每餐一份,可以称之为分餐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吃法?它们是如何起源和进化的?它的优缺点是什么?也许你会听到有人说中餐的合餐制应该改成西餐的分餐制,这样更文明。真的是这样吗?这将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从下面的讨论中,你会知道这些大多是误解。历史的真相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分餐制,用了很长时间才演变成现在的共餐制;文化的真谛是:用餐制度是社会文明进化的必然,其背后的行为机制影响着我们文化的诸多方面。

古人是怎么吃饭的?让我们看看《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故事。“孟尝君以前晚上招待客人,一个人罩火。客人们很生气,都不吃了,辞职了。孟尝君自持其米不如其人。客人尴尬,自鸣得意。”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什么?首先,他们坐在他们的箱子后面,彼此相隔相当远的距离;其次,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套餐;最后,吃自己的饭。这是一个典型的用餐系统。

用餐制度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那么为什么在原始社会采用分餐制的形式呢?背后的必然原因是什么?平均饮食:原始社会生活条件恶劣,人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和饮料,所以平均分配食物和饮料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原则。围着火堆吃饭:吃饭的时候,壁炉就扮演了今天餐桌的角色。人们围坐在壁炉旁,壁炉上放着一个炊具。炊具里的食物煮好后,会由特定的人分享。在地板上吃饭:很久以前没有桌子和椅子。在没有桌椅板凳等食物餐桌和坐具的情况下,分餐是必然的。

隋唐五代时期,用餐方式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的分餐制到现在的联餐制,北宋时期又普遍采用了现在的联餐制。餐饮形式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是不断变化的,用餐形式必然会随着文明的发展向更高级的方式进化。

那么你一定要问:“分餐制向合餐制演变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配送方式、居住建筑、膳食加工、食物多样化、膳食家具、作息时间和饮食餐具的演变。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分餐制到共餐制的过渡和演变,并不是由单一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而是在创造了上述条件后,社会文明培育出来的新形态,是由社会文明和文化的整体进步推动的。所以,你同意一起吃饭而不是分开吃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吗?

分餐制和共餐制的利弊对比:如果分餐制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那么如何理解很多人尤其是名人的诟病?为什么这些人还主张改餐为分餐制?分开吃好还是一起吃好?

批评联餐制而赞同分餐制的人,原因有三:一是批评联餐制不卫生。分餐制是指厨师把准备好的食物分发给后厨的食客,合餐制是指厨师把准备好的食物放在餐桌上,食客自己分发。无论什么样的餐制,如果没有公共餐具来分发食物,都是不卫生的。相反,如果有公共餐具,可以卫生。但是,我们毕竟不能从近一两百年的落后来推断中国就一直不卫生。公共餐具不是现在才有,古人早就讲究卫生了。如明代田汝澄《西湖余记》中记载:“高宗皇帝在德寿宫,每次用膳,必有两副勺子和筷子。吃之前多选择产品,想吃的用其他筷子夹在一个容器里,就全吃了,而米饭则用其他勺子减少再吃。武则天试着问她为什么,说不想跟宫人吃饭。”所谓“专用筷子”“专用勺子”都是公用餐具。

有人认为,合租饭不会浪费,个人把个人的东西吃完。这真的很牵强。跟一个人的修养和性格有关,跟分饭分饭无关。真正懂得节俭的人,无论是单独吃饭还是一起吃饭,都不会浪费。

也有人认为分餐可以培养个体的独立性。一起吃饭的人没有独立性吗?你不吃点东西吗?谁能证明宋朝以前分开吃饭的人比较独立,宋朝以后一起吃饭的人就没那么独立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分餐制的这三个优点,反过来说,就是联餐制的所谓缺点,既不能用证实来证明,也不能用经验来证明。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分餐制和合餐制进行比较,并在社会文化层面进行研究,我们会发现合餐制有很多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同的饮食方式对社会行为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也养成了不同的心理模式和行为模式。

亲密:当我们回到餐桌上,我们认为一起吃饭正好体现了一个绅士的内涵。大家围着桌子坐,团团圆圆,同桌吃饭,互相尊重,互相付出。而每个人吃什么,吃多少,没有必要同意或坚持。相反,用餐系统有点像反派风格。是恭敬端庄,每个人都有一个,没有区别;但是,我们都是吃自己的饭,然后各付各的账,各走各的路,不可能和谐相处。所以,一起吃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照顾他人: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是整体的一员。对食物的选择不会单纯基于个人口味,自然会照顾到别人。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你会把好吃的给别人吗?这体现了关心爱护他人和谦逊的美德,也让你温润如玉,从而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和整个社会的和谐。

促进合作:一起吃饭培养了中国人的沟通能力,创造了交流场所,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加了合作机会。

解决纠纷:一起吃饭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围着桌子一起吃饭,是用来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模式。

多样化选择:一起用餐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选择性。

深情: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着极大的兴趣。吃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身体的热量补充,更重要的是通过晚餐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三五好友,雪夜围炉,举杯共饮一壶;或者一家人,老老少少,春天围坐在桌前,聊家常。快感也是和谐的,意义也是强烈的。

凡事迁就:一起吃饭养成了好商量、好迁就的性格。当每个人去餐馆吃饭时,他们总是讨论点什么。我有时候会想,这不就是标准的民主培训班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同:我们经历了漫长的分餐制历史阶段,分餐制最晚在宋代才最终形成;从分餐到合餐的变化,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分餐制有许多分餐制无法比拟的优点,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气质和文化。我们的行为特征和文化特征都可以从分餐制中解读出来。所以不能改回分餐制,因为这需要先改变我们的文化;我们不应该变回分餐制,因为那将是历史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