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有哪些纪念古人功绩和行踪的建筑?
大明湖的南门,一座以民族为造型的牌坊,就是南门牌坊,后来从济南付雪文庙迁到这里。牌坊原为木结构,五个彩色单檐,饰以接吻动物。广场顶部铺黄色琉璃瓦,檐下斗拱支撑,额头绘有“旭日云鹤”、“金龙戏珠”、“百香花”等图案。
牌匾上,镏金三个大字“大明湖畔”。12斜柱支撑三步交错屋顶,柱基用石鼓托住。整个建筑雄伟壮丽,被视为大明湖的象征。
牌楼西侧有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竖立的大明湖石碑,为邓州俞树典所书。牌坊上的“大明湖”碑文是根据碑体手迹刻上去的。牌楼两侧,门房对称,棚子铺着绿色琉璃瓦,显得精致典雅。
房前雕有一座小石桥,桥下有石溪。清澈的泉水如珍珠、流苏,通过这条小溪涌入大明湖。作坊里有个码头,柳浪垂帘,停着画舫摆渡旅客。
铁公庙是大明湖西北岸的国家园林。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铁公庙、八角亭、湖景楼、小沧浪等。这是大明湖畔的一个花园。
铁公,即铁铉,河南邓州人,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大臣。1400年,明朝王子朱迪和他的侄子一起为皇帝而战。他从北京发兵南下,到了济南,铁铉坚守。太子屡攻不下,只好绕道南京奋进。
朱迪夺取帝位后,夺回济南,铁铉被捕。他没有屈服,反而受到了惩罚,死了。后人称赞他的“忠义”,于是建了一座神社供奉。清朝乾隆年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捐资重修,后由济南知府萧培元重修,并为寺内做了铁轩像。
整个院落四周是弯曲的回廊,东门是猩红色的锁壳门楼,门前堆着小块的岩石,树荫下挂着松树,坎贝尔爬着当屏障。
东走廊的墙上有异形的窗户,被框成小场景。西廊墙上嵌有清代铁保、阮元等书法家的题字。其造型别致典雅,韵味深远隽永,堪称书屋之上品。东廊框素描和西廊框水墨隔空相映。
祠堂位于院东北角,坐北朝南,三间房宽,前檐出楼,山歇岭起。穿过祠堂西侧的曲廊,看到湖光山色的地板。建筑坐北朝南,上下各五个房间。当你爬上大楼时,你可以俯瞰郁郁葱葱的群山,并近距离观看美丽的大明湖。
院内沧浪南有八角亭,宝顶重檐,错落拱门,雕梁画栋,气势磅礴。亭基为高台,平台四周有石雕围栏,内部有石凳,可以通过游戏欣赏风景。
小沧浪位于庭院西南角,是清朝乾隆年间阿林保在重修铁公庙时参考苏州沧浪亭而建。它的名字佳能取自《楚辞》中的渔父:“沧浪之水,清澈见底,可容我缨;汹涌波涛里的水浑浊,你可以舔我的脚。"
小沧浪亭坐北朝南,半沉入水中,呈长方形,飞檐倚山,四周有游廊。屋檐下悬挂着山东巡抚觉罗重恩题写的“小沧浪亭”匾额。亭子四周,三面荷塘,四面柳浪,小桥流水,荷花飘香。亭南与东西回廊相连,西回廊配有古典小门,面向湖面,门上挂有“小沧浪”的匾额。
整个建筑,采用借景的方式,借湖光山色入园,可以在里面欣赏。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中描述过他在这里看到的景色:
到了铁公庙,向南望去,只见千佛山对面的梵语僧楼,与松柏争奇斗艳,红与火,白与白,蓝与靛,绿与绿,中间夹着半棵树,像是宋代诗人赵的一幅大画,作出一幅几十里长的屏风。
往下看,谁知明湖清澈如镜。千佛山的倒影倒映在湖中,清晰可见。阳台上的树特别的光彩,比上面的千佛山更美更清。
后人将此景称为“佛山倒影”,是大明湖的一处景观。这里风景秀丽,是人们喝茶吟咏的胜地。
清嘉庆年间的一个夏天,山东知府、学者兼史学家刘和山东巡抚兼书法家曾在此宴饮,两人的兴致大增。刘即兴作了一副对联:
四面莲和三面柳
一个有山有山的城市,半个有湖的城市。
铁保即席创作的《跳舞》一书。此对联石雕嵌于花园西廊墙东门两侧,成为描述济南古城风貌的著名对联句。
石秀立于园中,曲径通幽,垂柳扶疏,攀缘紫藤、翠柏、海棠、舞竹、花蝴蝶,景色秀丽。
稼轩寺位于大明湖南岸的遥园西侧,占地1.400平方米。它是为了纪念南宋爱国英雄、豪放诗人辛弃疾而专门建造的。
辛弃疾,济南历城人。他担任南宋地方长官。为了鼓吹抗金,他多次上书朝廷,后来被贬谪,抑郁而死。其词与苏轼齐名,并称“苏信”。著有《美琴十论》、《九论》、《南都录》、《稼轩寺》、《稼轩长短句》等专著。
稼轩寺是古代官办建筑。稼轩寺的院落坐北朝南,南北向,建在中轴线上。大门上挂着“辛弃疾纪念庙”的牌匾,大门两侧坐着一只雌雄狮子。
大门的南面是照壁,太湖石是大门的屏障。左右厢房3间,北侧为厅,3间宽室,院内槐树掩映。
穿过大厅是第二个院子,两侧是半墙的馄饨走廊。北有三大殿,上有屋顶,门楣、额角用彩画装饰,上挂“辛弃疾纪念殿”匾额。潭竹上挂对联:“铁甲铜琵琶随东坡,唱不归河。
美琴悲凄,南宋不随鸿雁南飞。"
在大厅入口处,有一尊辛弃疾的雕像,他的生平事迹和名人字画挂在四面墙上,橱柜里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关于辛弃疾的书籍。院内种植有松树、银杏、石榴、百日草、月季等花卉。
大殿后面的第三个庭院,北面临湖,是供休息的风景建筑。西走廊墙面装饰扇形窗、海棠叶等各种异形窗。北廊有两层,与“胡林亭”相连。东廊向北依次叠放,直达亭子,每个叠放的平台由假山堆砌而成。
中间舞台上搭建了一个小亭子,供上楼途中短暂休息。这个亭子有两层,有一个阳台和一个茶馆,在那里你可以欣赏胡明湖的风景。院中有玲珑石,淮阴铺地,竹影移壁,石榴花满溢。
亭子北面的七曲石桥用石栏杆装饰,船可以从下面通过。桥北接“莲亭”,六角单顶。亭台小桥相映,亭台浮动,也是明湖一景。
北极阁又名“北极寺”、“真武寺”,位于大明湖东北岸,是一座道观。真武,道教崇拜的代表,是北天之神,是北天七夜的化身。原名玄武帝,避讳皇帝,改真武。
该寺建于1280年,建在7米高的嵌石土台上,占地1078平方米。大雄宝殿居中,坐北朝南,后有启殿,南有门厅,各宽3间,东西配殿的殿宇雄伟壮观。
院内银杏翠绿,柏树翠绿通透,古意颇浓。在大雄宝殿的佛龛内,有一尊真武,手持宝剑。两边伺候金婚夫妇。神龛前后站着火、水、龟、蛇四位将军。
在神龛的左侧,有塑料青龙、赵天俊、关天俊、先轸、风伯和雷公。右边是白虎、马天俊、文天俊、曹宪、石喻和电母。
寺内东西山壁上,有精美的真武大帝武当山传说壁画,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凯寺是明代成化初年德王朱践剑所建,内有圣父圣母像。
左右各有玉女,各捧石榴桃。墙上的壁画都是表演、舞蹈、供果等生日场景。
站在寺庙平台之上,视野开阔。俯瞰群山,可近距离观赏美丽的明湖景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是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
汇泉堂位于大明湖东南角的一个水中小岛上。这个岛的风景非常优美。它是一个避暑胜地,被称为“清凉岛”。过去,城市里的许多泉水都是从这个岛附近流入大明湖的。因此,这个岛上的一口清泉被命名为“惠波泉”,在这里修建的一座寺庙也被称为“惠泉寺”。
惠泉寺的创建年代,记载在清代钱塘人吴华撰写的《重修惠泉寺碑文》中。清嘉庆年间由当地盐商毛、张二石重建,1998年在落成。后来,每个月都召集同事捐钱,雇一个“信义”和尚主持寺庙,侍奉佛祖。
此寺原为双院,东侧依次为佛堂、关庙、公伯祠、文昌阁等建筑。佛殿是主殿,里面供奉着佛像。西面有4个亭子,名为“薜荔厅”,相当雅致。周围的水,远处的山,莲花深处的独木舟,小小的陌生人里的行人,都可以画出来。
夏越馆位于大明湖北岸,北极阁西侧。亭子立于池中央,六角尖顶,白柱青瓦,彩画点缀,小巧玲珑,典雅别致。
锦鱼存塘,植于王莲,四周天然石砌护岸,顽石卧波。东侧靠近北极阁,有一座假山,有陡峭崎岖的巨石。竹植近旁,有私语,有韵致。
夏越馆南北有白石桥、南通湖滨、北通堂。殿和月下亭同时建造,宽3间,上有数级台阶,坐北朝南,顶上有白柱贯穿,留楼在南面,各有一间厢房,殿下有地下室。
大厅周围很安静,宇森挡住了阳光,所以整个建筑看起来很安静。
大厅东侧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两栋小楼,楼上南侧有阳台,可以欣赏大明湖的景色。大殿西侧有花房和花园,四周竹篱环绕,栽有松柏,自成一体。室内四季有春,即使是隆冬,依然是色彩缤纷,繁花似锦。
月亮阁是赏月的理想场所,亭南视野开阔,可观赏“明湖水月”的景色。夜幕降临时,明月当空,清亮闪亮,柔波荡漾,湖光天色,垂柳如纱笼岸,亭台楼阁在其间若隐若现。溶解月光是美妙的。
夏媛园位于大明湖南岸,占地9600平方米。一直被誉为济南第一标院。清年间,山东进士大使罗提议修建此园,建在原科举考场附近,希望在此发扬学风,培养人才。
此园是结合民族形式的古典园林,素有南阁北园之称。大门朝东,在大门的北面,有一块石碑横在上面。上面刻着“远园”二字,是罗题写的。原来的对联“如画湖光山色,好写齐鲁”不见了。在门的两边,长廊向两个方向延伸。
入口假山作为屏障,延伸至庭院南侧,占地广阔,山势险峻,巨石嶙峋,有石径可攀。上面有个平台,叫“超爽台”。戏台上有一亭,四面单檐,又称“苍壁亭”或“风亭”。北侧山脚下,池塘里的水是从湖里引来的,蓄着锦鱼,种着荷花。
山西的亭子建在水池里,形状像船,叫做“益铭船”。因为胡明湖中的船只不能驶进远处的花园,所以建这个亭子作为一个象征。伊名坊被一条小溪环绕着,这条小溪向北,向东流入湖中。
沿溪西岸,半廊,廊北端西南壁,嵌岳飞砚雕《前后例》。在北走廊的东侧,一座桥横跨小溪,有彩虹拱门,取名“玉佩”。桥北池塘,内生垂柳,栽有荷花。公园的北面建有一个“阅览室”。
大殿东面有一座山,山的南面有一个水池,水池岸边有一个亭子,是休息的地方。山上有“浩然亭”,六角单檐,可观“雀花禹岩雨”和大明湖畔。
园中杨柳垂帘,翠竹修枝,黄鹂鸣唱,韵味无穷。以前院子里的竹篱笆门上挂着一副木刻对联,就是这一幕的生动写照。过去有很多人在这里学习绘画,这就是“湖光山色如画,好写齐鲁”的最好证明
秋柳园位于大明湖东南畔,以王名篇《秋柳》命名。据说清初王世贞曾在此求学。王世贞,字尚易,号阮庭,号渔洋山,清代济南新城人。他是清初文坛的领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有很多书,比如《典藏》,都是代代相传的。
顺治年八月,游历之后,会在大明湖“天心水阁”上与名士饮酒。现在是初秋,树叶微黄。如果有一种坠落的感觉,杨宇置身其中,加以想象,这就是《秋柳》这首诗。
这四首诗风格独特,震惊当时文坛,一时和谐者甚多。当时文人在这里建立了“秋柳诗社”,后来建了许多房子,用来观柳赏莲,即兴作诗,写对联,齐声歌唱。
如今,秋柳园亭和水阁早已被毁,但风景依旧。大明湖波光粼粼,园内溪水潺潺。溪上虹桥,卧波。湖中荷香四溢,溪畔垂柳吹。人们经常悼念过去,在柳荫下的草坪上吟诗作赋。
百花洲,又名“百花亭”、“胡晓楠”,位于大明湖正门牌楼南侧。在古代,水域非常大。水由珍珠泉、芙蓉泉和王宓池组成,然后注入大明湖。
以前百花洲附近的居民大多在水里种白莲,岸边种柳树,周围的房屋,像高低不平的,像水乡。
老残游记中记载的“逢春家家挂阳”主要是指这一带。宋代百花台建在百花洲,因百花堤而得名,由南丰曾巩先生修建,故又称南丰台。
百花台周边,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曾巩曾写诗赞美百花台:
彦博与客人饮酒,全家乘船出游。
莫问前面的花有远有近,让我们看看在武陵旅行是什么样的。
明代诗坛领袖李攀龙在百花洲建“雪屋”,四面环水,设船渡江。后来,明末诗人王向春又住在白雪楼,写了《殷琦》、《文山亭记》。
百花洲南侧,曾有“曲水亭”,是当时的济南棋院,棋圣们经常来这里茶会。
亭子原是一座东西向的三间房建筑。在前屋后面,小溪弯弯曲曲,流水潺潺,还有一座横跨杨依依的木桥。亭门口挂着清代文学家郑板桥为亭题写的对联:“三椽两小桥;几棵垂杨,一湾流水。”
后来小房子落水了,亭主把它改成了木质的敞厅,四面都是回廊,窗棂穿透。从远处看,它像一朵盛开在绿色灌木丛中的芙蓉。依旧是茶馆棋社,亭门对联写道:“坐在历下亭中,雀花桥边观棋。”
历经沧桑,百花洲周围的亭台楼阁破败不堪,但风景依旧美丽。北面,大明湖近。水是明亮的绿色。西岸有花园。四季有春,蝴蝶飞舞,桥卧南岸,清溪潺潺。柳浪闻莺声,东边矮屋短墙鳞次栉比,依旧是江南水乡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