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的历史变迁
受吕梁山、太行山等经向构造体系的影响,汾河水系在一系列地堑盆地中发育成河流。古老的汾河更长更大。上新世晚期,汾河历史悠久,流经丁鑫、太原、临汾、郓城等四大盆地城市,穿过中条山向南流,在平陆县金毛境内汇入黄河。喜马拉雅运动后,两头受敌。据考证,现代滹沱河上游在早更新世仍从石岭关口进入太原盆地,是汾河上游的东支。后来由于石岭关隆起和太行山东侧河流的快速溯源侵蚀,袭击了汾河东支,成为滹沱河上游,在地貌上留下了不自然的弯曲,而汾河保留了西支,成为汾河上游。上新世,汾河下游仍通过南部的运城盆地流入黄河,但被涑水河河谷的ne向断层复活,使其再次陷落,导致古汾河转向,沿涑水河河谷下游奔流,在永吉县附近汇入黄河。上更新世时期,龙门山与谷峰山之间的断层复活,中部崩塌,南部迅速抬升,迫使汾河放弃古河道,转向西流入黄河,形成了现代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