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仁宇阅读孔孟的思考

读黄仁宇《哈得孙河畔的中国史》有感:

就像文章里说的,孔子生活在一个安逸的时代,贵族的战争和侠义精神已经让我们有些人做了白日梦。虽然孔子本人是贵族,但我估计他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比孔子强多了,所以孔子更看重“礼”,这是一种对统治秩序的维护,是一种“小资”心态,所以他可以从容不迫”。他不会也不可能太在意社会底层,这一点似乎和西方贵族一样。最多只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慈善机构。当你摆出姿态,想和他分享财富换取地位的时候,你当时的善良和同情就完全消失了!

而孟子呢?但是完全不一样。人性的贪婪和争斗让他看到了一个不安全不稳定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年轻人,出去旅游还能挑挑拣拣,混点小资吗?他为什么主张“革命”?那是因为他的社会濒临崩溃,没有未来。那是因为他长期在底层厮混(孟子的贵族没落,这个时候按照孔子的说法,已经完全“破礼”了,很多方面可能享受不到孔子的待遇),他看到了太多的罪恶和苍凉。

他为什么提倡“性本善”?就是因为在那个背景下,当时只有“性本善”才能给大众和有志青年一线希望和曙光!我想,在这方面,孟子可能和钱穆先生写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目的是一样的。

他为什么提倡“低级平等思想”,当然与他当时视野有限,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有关。

这些可能与黄仁宇先生从“经济角度”观察中国的伟大历史格格不入,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追求是什么?是对人类存在的哲学观点还是别的什么?我想这是孟子思想的渊源之一,也是人类不得不探索和钻研的重点!

研究历史,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必须研究他们的历史背景”,但还有一点黄仁宇先生没有提出,那就是研究他们的立场!俗一点,我们常说“* * *(职位)决定头脑”,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