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秧歌的历史渊源

壶关秧歌最初是在打铁挖煤的时候唱的。流行区是壶关南部的赵武和长治县的西火,那里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壶关秧歌最早的曲调是这些铁匠们在炉窑车间里唱着互相呼应的劳动号子。后来为了满足工人心声的流露和感情的释放,逐渐编了简单的故事,摆摊演唱。这种唱法被称为“葛泉秧歌”和“干板秧歌”,因为它只在句子之间使用打击乐。后来成为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经常在大街小巷、稻田、打谷场上传唱。它的歌词通俗易懂,唱腔简单,音调很少出现大的波动。1796-1850年(清嘉庆、道光年间)期间,西火秧歌发展迅速,几乎遍及长治县所有的乡镇,一些专业和半专业秧歌班也经常到邻近县演出。在与兄弟剧的交流中,逐渐从“二段式”向“三段式”乃至多角色制转变,从地摊表演向舞台表演发展。1851-1861年(咸丰年间),秧歌社达到顶峰。十有八九,壶关、长治相邻的村子里都有秧歌班,老百姓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一些较大的村庄甚至有两三个秧歌班。班级社团的名字都差不多,比如“自乐社”“自乐班”“趣味班”“三和社”。这些班级社团每次演出,都要在台前挂顶牌,在舞台后墙上留些字。长治县寺庄村庙前石碑上刻有“奉令禁止唱秧歌”四个字(1862-1875),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秧歌演唱非常繁荣。

19年末至20世纪初(清光绪至民国),长治县先后建立了梁家庄趣味社、殷诚村义社、南泉庄天成班等班级表演艺术越来越成熟,出现了与上党梆子一争高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