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老区沂蒙精神群像系列。

1941年12.20,1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园子垭村,园子垭的英雄人民奋起自卫。整个村庄,男人,女人和孩子,一起投入战斗,他们的父亲死了,他们的儿子在船上。丈夫死了,妻子死了,连十几岁的娃娃都扛着石头和砖头。林老七,也就是林九兰,抡起铡草机砍了七个日本兵,最后壮烈牺牲。侵华日军冲进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长林手持大刀指挥村民,与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大刀、长发、雁枪、铲头成了杀敌的武器。林九干牺牲后,妻子流着泪挥舞着铲头,向鬼子砍去。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八路军和区武术队赶来解救园子垭村民。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全村147人壮烈牺牲。板泉区委书记刘信义、区长冯干三也在园子垭上洒了血,100多名鬼兵也成了园子垭村民的鬼。

园子垭村自卫战结束后,毛泽东在延安《解放日报》上高度评价该村为“村庄自卫战的典范”。1942年,该村被滨海特委授予“抗日模范村”,成为“中国抗日第一村”。听着老人悲壮的讲述,闪光灯不停闪烁,记者们在昏暗的灯光下迅速记录下一段悲壮的历史,一曲英雄的赞歌。这就是沂蒙人民,这就是英勇不屈的园子垭村民。园子垭村自卫战争表现出的伟大抗日民族精神,正是今天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沂蒙精神”。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庞大的母性群体。在送孩子参军、送丈夫赡养之前,她们缝过军装,做过军鞋,抬过担架,推过板车,不遗余力地养育革命后代,写下了一系列关于军民的歌——她们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姐”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经年过八旬。但她们身上的“红姐”精神,却通过自己的子女和养育的革命后代传承下去,从沂蒙山区走向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献身报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明德英(1911-1995)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人。1942年底,侵华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受伤,被马牧池乡横河村的萨尔甘·明德英发现。庄新民昏迷时,明德英用牛奶将其救活。鬼子来搜村时,明德英和丈夫李把庄新民当亲生儿子,才避免了困境。

祖秀莲(1911-1977)山东省沂水县洞头乡陶克子村人。1941年冬,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武石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祖秀莲当机立断,把他救到一个山洞里,喂他吃东西,喂他吃药,大小便一个多月,终于把郭带回了部队。1947年,郭复员后未回山西老家,与祖秀莲同住。死后葬于陶克子村南。

王环宇(1888-1989)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人。1939年6月,许率八路军第一纵队领导机关进驻,并改驻地。在党组织的帮助下,王改办战时托儿所,悉心照料41革命军人后代。她的两个儿媳在哺乳期用牛奶喂托儿所的孩子,导致三年内四个亲生骨肉因营养不良而死亡。1943后,王在予养了45个革命后代。许、罗荣桓、陈毅等革命前辈的后代,都是在王的怀抱中度过童年的。2003年,当地党委和政府为她修建了纪念馆并雕塑了一座铜像,许多革命后代前来瞻仰。沂蒙六姐妹:来自山东省蒙阴县,她们是、易廷珍、杨、易淑英、吉珍兰、宫。在孟良崮战役中,为了掩护士兵过桥,他们用单薄的肩膀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在冰冷的河水中,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让战士们扛在肩上的木板顺利过河。

1947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期间,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主动挑起村里拥军重担,动员全村男女老少,担任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烤煎饼、洗军装、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孟良崮战役期间,他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烤煎饼1.5千斤,为军马筹草料3万斤,洗军装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捐鸡蛋450多个,运柴火1.7千斤。停下来的时候,还为战士们唱歌,进行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6月1947,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一篇题为《妇女一切支持军队》的文章,报道了她们的模范事迹,赞扬了她们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李家寨位于山东省莒南县沂蒙腹地,1957 10.9。毛主席在《李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的报告中亲自批示:“龚宇移山改造中国,李家寨是个好榜样……”。李家寨是沂蒙精神的真实写照。

解放前,李家寨有句谚语:“入瘠地难耕,既怕涝又怕旱,十年九载;沙盖干龙岗,锄地叮当,地不打禾。”1951年,李跃坤担任李家寨乡党支部书记,兼任李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李家寨人民重建家园。从1954的冬季至日到0955的春季,他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展开了一场治山治水的攻坚战,平整了11条山脊,填平了70多条大王沟和300多条大沟,钻了三条大埂,迫使13条山河改道。

在新时代,沂蒙精神依然充满活力。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辉,令无数后人景仰。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沂蒙精神必将折射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影响一代又一代革命后代,造就一代又一代民族脊梁。神泉庄位于临沂市罗庄罗庄镇,面积1.2平方公里,400多户,1.6万人。1990之前,这个村是罗庄镇倒数第二个村,人均收入不到300元。

1989结尾,村民王廷江在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乡。他毅然把自己600万资产的企业捐给了村里,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村办产业,对村里进行统一规划,用自己的钱给每户补贴10万元。当年建成137德式小洋楼,三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

2000年,全村总资产达6543.8+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0.4亿元,人均收入8000元,十年间增长了26倍。从1990开始,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从1992开始,投资10万元。

村里所有的街道都硬化成绿色。现在,95%以上的村民住宅楼已经建成,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该村号称沂蒙第一村。1995 165438+10月,民政部授予沈全庄“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称号。九间棚位于平邑县的九间棚村,在海拔640多米的丁龙山上。这里曾经是有名的贫困山村,只有70户236人,1983年人均收入不到180元。村子四周悬崖峭壁,山高溪陡,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在悬崖上的70户人家更加与世隔绝,缺水缺电缺路,几乎过着山野古代原始部落的生活。从65438年到0984年,以刘加坤为支部书记的党支部开始了装电、修路、整地、植树的五年计划。电网自筹资金1.5万元,每根重1.8万多斤的水泥电杆,20天由9个棚民简单搬运上山;修一条路一般要五年,九个棚工只要五个月就能修完;在治水上,实现高山水利化;有水后,九间棚人治理滩涂2100亩,耕地450亩,水土保持林8万亩,人均果树120多棵。

1990年代,九间棚人抓住机遇,二次创业,在县城建立了自己的工业项目。从此,九间棚人才开始慢慢走出大山,在县城等地办厂,开始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扬帆远航。

到1998,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利税240万元。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林木葱郁,桃花、红梨、白梨,满山花果。村里在山上有了水果基地,在县里办了企业,建了四个“九间棚公寓”,在北京办了生态园,培育了金银花新品种“九丰一号”,成立了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21世纪,九间棚人跨省进京,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金银花园。

2007年,九间棚村工农业总产值达8800万元。2008年工农业总产值达654.38+0.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学习九棚精神,用务实的理念凝聚人心,用奋进的目标激励人心,用发展的成果激励人心,用良好的风气感染人心,形成人人讲科学发展、人人为科学发展而奋斗的崭新局面。

九棚的意义不在于200多人的小村庄做了很多事情,而在于竖起了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是我们所有山区发展的榜样。在许多地区,以九间棚为榜样,激发了发展山区的强大动力。许多人来这里参观。他们来学习九棚的经验。经过学习,他们已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改头换面了。

九棚精神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特别是在宋平同志亲自把你作为典型作了批示,给了你很高的评价之后,九棚的作用就更大了。可以说,九间棚精神现在在全省,在沂蒙山区、齐鲁大地发扬光大,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省界。

除台湾省外的各省区都来参观学习,看完都会受到启发、感动和教育。他们带回九棚精神后,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九间棚里的“吃苦、吃亏、努力、发展”四个字提出的很好。这八个字主要是对党支部和干部说的。当干部,党员第一,一定要能吃苦。创造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吃苦,怕吃苦当不好干部,当不好党员。第二,要学会吃苦。我们应该把祖先放在自己之前,首先想到群众,而不是集体。我们不应该首先考虑当前的形势,而应该首先考虑我们自己。做到“两餐”并不容易。吃苦是党性觉悟的问题。“两顿饭”过后,干部的素质应该是务实和开拓。“吃苦耐劳,吃苦耐劳,开拓进取”是九棚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不要怕赔钱。赚便宜不好。只有先亏了才能得便宜,吃了亏才能大有作为,发大财。“吃苦、吃亏、努力、发展”是全省都要学的八个字,所有干部、党员都要学。这八个字落实好了,党群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和加强,我们的面貌就会迅速改变,我们的事业就会大大发展,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生活就有希望实现。

九棚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