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狮运动的起源
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北魏时(公元386-534年),武帝远征甘肃河西,俘虏胡人多达10万人。魏武帝用跳舞来娱乐胡人。
胡人雕兽首,两大五小,身着兽服,集八乐,三十余勇士在御前起舞。梁武帝高兴极了,封他为“北魏瑞氏”,允许俘虏回国。舞狮在北方流传,后来被称为“北狮”。
中国有几个关于舞南狮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清朝(公元1644 ~ 1911)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梦见一只五颜六色的瑞兽前来朝拜。回到北京后,乾隆皇帝下令人们根据他在梦中看到的吉祥兽的形象制作一个。每次他命令人们在节日和庆典时跳舞,据说这是和平和吉祥的。
扩展数据:
除了春节,舞狮还经常在喜庆的日子里用来娱乐。在民间舞狮中,两个人扮演一只大狮子(有的地区叫太狮),一个扮演小狮子(有的地区叫邵狮),一个扮演武士,手持绣球作为引导,先踢腿诱导狮子跳舞。
随着鼓点的快慢轻重,狮子突然抬头,转头向下看,转头俯卧,摇头摆尾,各种方式,趣味十足。在模仿动作中,有舔毛、擦脚、挠头、洗耳朵、拜、滚等动作。技巧方面,有楼梯、天桥、三山、洞、下坡、滚球、吐球、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