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相传秦始皇派任琦和赵佗两位将军统一岭南,后赵佗在汉初称帝南越武帝,效仿秦朝的皇宫花园。在越南首都番禺,后来是广州建成了越王台、白鹿台、长乐、朝汉台等岭南最早的皇家园林。
唐朝初期,岭南园林包括广州梨园和福州芙蓉园。唐朝末年,南汉与福建同为五代十国之一。柳岩建立南汉后,掀起了第二次皇家园林高潮,在广州留下了西御园、河南宫、岳明峡、越秀山、甘泉园、方袁林。福建王把西湖建成皇家园林和水晶宫。
后来随着岭南地区割据势力的衰落,岭南的皇家园林也就消失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兴起、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地方民俗色彩。
到了宋代,造园艺术在岭南迅速传播,官署园林和隐逸园林发展出以花取胜的传统。端州,也就是后来的广东肇庆,北宋宰相包拯任知府时,在县衙里建了一座菊园。“前有轩,土为山,石为基,单称‘烂穴’”。
在广东惠州,桂山县有琼州安福使李春思修建的骊山园,在这个园的江边还建了一个“藏宝阁”。
后来北宋被贬徽州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为其题写了《徽州李氏千真阁铭》。碑文描述了山园主人“择胜而居灵”的意境。这个花园:
魏娥城南麓,仙人李芝芳扎根石丘,横跨饮水河,送飞檐铁柱,插入清江深处。
可见千真阁以花取胜,依山傍水,巧妙利用地形建阁。
在广东潮州,揭阳榕城石马山脚下的浦口村,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堂弟彭延年建造了一座“彭园”,这是北宋时期粤东第一座私家园林。
据《鹏远图》记载,鹏远的布局以山川为主,左边是松树,右边是竹子。有四望楼、连笔亭、月亭、药园、东堂、书房、武馆、水阁、假山等建筑。
这个花园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彭延年特别邀请家乡江西庐陵的著名工匠负责建造,是为广东吸收岭北造园文化的范例。
相传当时朝廷有一个叫邓的特使,到了彭原后大加赞赏,甚至说“洛阳富源、东源、都乐园缺少彭原特色”。可见鹏远的造园技术是很高的。
汉唐故都洛阳,历代名园云集之地。洛阳在北宋时被视为西京,官员贵族建造的府邸园林众多,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所以当时人们说“洛阳是天下第一名园”,“洛阳名园天下第一”。
北宋时期,岭南园林有徽州白鹤居、海南再酒堂、邓州十二石斋、广州西园、高要菊园、阳光西园、新兴诗仙园、全州金池园等。在朝阳的马田山,有著名的吴故居、唐和游子庵。
相传,吴到山东邓州与太守李游玩时,向致仕官谢要了邓州诸岛的美石十二块,由海路运回家乡,安放在旧寒堂。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吴交好,为他题写《北海十二石》曰:
在近代,许多好事都能引起石头,但那些没有占领北海和建立南海的人却没有。
这说明南汉造园以花石为先的传统是被后人传承下来的。在广州,由于宋代对外贸易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大,这种以花取胜的造园特色有了独特的体现。
北宋名臣俞京在广州任尚书左承志时,曾写下“石天作广州西园诗”,有句“石中有星,花多外国名”。俞京还在粤北故里曲江建了一座西园,曾在那里接待过一个“林中提酒”无奈的来访祖先,并与之合唱。祖无奈,只好在粤西阳江建西园。“旧大陆统治西二里,奇树怪石,生而光秃秃,又名盘玉河。”
到南宋时,鹤立堂、文玉堂、景明寺已遍布岭南。所以粤东、粤西、粤中、粤北都有名园。后来到了清代,广东中部名园佛山梁园,又称“二十四石斋”,以石为特色。
到了明代,由于岭南经济的繁荣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促进,岭南造园文化开始向扬州学习,再向苏州学习,有许多模仿江南园林的痕迹。同时,其自身特点仍发扬花石取胜的传统,利用气候条件,逐渐突出明显的热带风光特色,创造了一大批久负盛名的私家园林。
明末古籍中发现的私家园林很多。广州郊区有许多迷人的花园。比如:
朱的花园在惠城东北,依山而建...隐居的胜利者也是建成的。
陈子律在城东有一座“高东别野”,是一座诗意的花园。广东新余曾详细描述过高东别野的迷人风光:
湖中有楼,芙蓉柳绕。三座白色的石峰矗立在它面前,可有几尺高。湖面上,榕树堤与竹坞步步纠缠,小树枝过桥,若接则断。
.....林中亭台楼阁以其花命名,几案窗棂为器皿,各有花像。花是专门的,灌溉是不带的。
.....岸边的桃树里有一本书叫《桃花源里的人》。月桂树丛的藤蔓一望无际,行者需要回去迷路。
这样的风格和韵味,丝毫不逊于江南园林。当时,在城西的南汉旧址上建有华屋、华林花园和西苑花园。城南预计有春天花园、芳华园、南园。城市的西南面有花:
活在艺苑花丛中,士大夫园林多,梯田绣错,花木美不胜收。
在白云山南麓的莲泉坑一带,还有一座陈子庄建造的云褐色别墅。占地100多亩的宝象湖环抱,布楼楼阁10余座,园内大量种植梅、竹、柳、荔枝。
在越秀山南麓,有一片李士行的小云雾林,在此基础上被改造成了一个接力园。城北二三十里有芳春园,桃花有水,可舟航。城西有吴光禄修建的西畴,梅花最盛。还有郭佳媛小北门的济源(清代改建为海敏寺)和河南的天山书院。
整个明代,岭南园林不仅有史书记载,在局部地区也有史迹可考,足以说明未必“远不如中原繁华”。清初,岭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水平提高,私人造园活动开始兴盛,逐渐影响到潮汕、闽台一带。
清代中期以后,日益兴盛,在园林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花木景观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崛起为江南、北方三大地方风格之一。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音山房、佛山梁园并称为“粤中四大名园”,其中以余音山房最为著名。
他们的风格都有鲜明的特点:池、湖呈几何形状,这是由于外国和西方的影响;湖边的建筑也是对称布置,园林小品精雕细刻,花木繁茂。缺点是建筑太大。
岭南园林在清代已经成熟,传统建筑明丽清淡,与北方园林的稳重典雅和江南园林的秀丽典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除了私家园林,还有公共园林。
清代岭南园林主要以山水和寺庙园林为主,表现在广西的山和广东的湖。如桂林的七星岩、象鼻山、富博山、叠彩山、独秀峰等,都是隋唐时期文人墨客所青睐的。
还有广东的惠州西湖、潮州西湖、雷州西湖、肇庆星湖,也是三国后南迁的官员开发利用的。其中,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对徽州西湖的贡献最大,留下了苏堤、刘茹亭和泗州塔。
岭南园林有庭院风格、自然景观风格和综合风格。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紧凑程度堪比外国古典园林。几乎所有的私人住宅、餐馆和茶馆都建有庭院花园,如广东东莞的可园和广东番禺的余音山房。
明清时期,仅广东就有50多处私家园林,如高东和林晓芸、广州小花坊寨、潮阳袁磊、普宁春桂园、梅州任静路等。广西有燕山花园。福建有40多座私家园林,如福州怡园、泉州春夏秋冬四大园林、厦门莘庄园林等。
顺德袁庆辉
6603703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