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有助于残疾儿童的早期治疗。

文/吴佩芬

音乐可以安抚人们的情绪。近年来,音乐逐渐被用于治疗残疾儿童、老年痴呆症、失眠、抑郁、焦虑等。,效果不错。然而,在中国大多数人对音乐疗法这个术语仍然很陌生。

在大学音乐系学习后,在当时的实践大学讲师谢学树的指导下,他对音乐治疗产生了兴趣,他认真思考音乐对残疾儿童的影响。毕业后在名古屋艺术大学(相当于台湾省的一个研究所)音乐研究部主修残障儿童音乐治疗的戴说,音乐是用来做心理治疗的。自古就有,主要在魔法、宗教、医疗三个领域演变。这一时期,人类认为疾病是上帝发怒所致,祭司和巫医利用灵界和音乐的力量,通过唱歌、跳舞、击鼓来达到驱邪、驱鬼治病、祈求上帝保佑的目的。毕达哥拉斯曾说,“音乐医学可以治疗精神疾病”;在中世纪,教堂音乐和诗歌常被用来调节身心,当时的格雷戈尔的赞美诗就是最好的例子;文艺复兴时期,在医疗、音乐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当时正值传染病流行时期,人们还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到18世纪中期,音乐已经在欧洲皇室中扮演了治疗者的角色。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患有急性抑郁症,女王找到当时欧洲著名男高音法里内利,用唱歌来解除国王的后顾之忧。他是音乐治疗师的先驱。19世纪末,美国盲聋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开始增加音乐在治疗性教育活动中的使用,同时,一些精神病医生也开始在治疗过程中增加音乐的使用。

音乐疗法的发展

音乐疗法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从二战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战争期间,许多伤兵因为战争而身心俱伤。医务人员用音乐帮助受伤的士兵做身体康复练习,以及平静他们的情绪和处理精神上的困扰。

65438-0944密歇根州立大学率先开设音乐治疗课程,培养音乐治疗师。1950成立了第一个全国音乐治疗协会,随后在各地开设了硕士和学士课程。1971年第二届音乐治疗协会AAMT(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成立,后于1998年合并更名为美国音乐治疗协会AMTA(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是世界音乐治疗领域的重要角色。

在日本国内,1945年,凯子·伊藤从美国引进了音乐疗法对精神疾病的影响,随后相继影响了心理学、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再将音乐疗法的范围扩展到箱庭疗法、绘画疗法、整形外科、诗歌疗法等的研究。日本流行音乐疗法协会成立于1973,宗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音乐来维持和改善身体和心理机能,提高生活质量,进而进步为有效的社会化”。致力于音乐治疗的全国普及、音乐治疗体系的建立和音乐治疗师的资格认证,目前有9个分支机构分布在日本各地,大部分艺术类大学都设有音乐治疗专门部门和音乐治疗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习机会。

在留美资深音乐治疗师张楚穗女士的推动下,“中华民国应用音乐促进会”终于在1996成立。它不遗余力地推广音乐疗法,多年来举办了许多相关讲座。目前国内有很多合格的外籍音乐治疗师在康复科、精神科、儿童发展中心、临终关怀中心等单位工作。可惜的是各大高校开设音乐治疗相关课程的学校并不多,也没有有效的执照考试和相关规则。

残疾儿童需要音乐治疗

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音乐疗法应该是残疾儿童的早期治疗。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统计,残疾儿童的发生率为6-8%。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万新生儿可能存在发育迟缓问题。从台湾省到日本学习音乐疗法的戴的病人大多是残疾儿童。她经母亲(新北市儿童心理评估老师)介绍,认识了一个被台北荣总鉴定为中度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孩子。

这个小病人的父母是教育工作者,重视孩子的成长、发展和教育。当孩子超过1岁时,父母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异常:专心玩玩具,对父母目前的声音不敏感。经台北荣总鉴定后,她通过治疗师母亲的介绍开始接触音乐治疗,也积极参加自闭症协会的各种活动。

孩子3岁多开始音乐治疗。经过评估,课程设计为每次30分钟左右。首先我们通过唱歌来问候学生,主要目的是教他们区分学习情况,然后我们教他们击打小七弦琴或音频高的打击乐器,如响板和三角铁,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我们将他们从无调的音调打成简单的节奏小曲,在这种小曲中我们练习单字的发音和肌肉力量的控制,最后我们以轻快的歌曲结束。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孩子不仅能慢慢打三首童谣,还能减少焦虑带来的强迫行为和多动倾向,逐渐增加对音乐的兴趣。语言部分虽然有很多仿拟,但也能用简单的新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另外,我可以多关注自己以外的事情,比如短时间(5分钟以内)和妹妹玩简单的游戏。

打击乐器,最常用的辅助工具

戴指出的疗程持续了近两年。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孩子通过打击乐器学习控制肌肉力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利用打击乐器配合节奏与速度、声级等不同的音乐特征。此外,肢体的律动可以减少焦虑引起的强迫行为,从而增强患者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到孩子11岁进入初中,疗程延长到45分钟(普通初中班),使用的乐器种类也增加了:音砖、响板、手铃、铃鼓、高低木鱼、剃头等。,甚至可以演奏更复杂的乐器,如管风琴和直笛。除了自己上台表演,还可以和治疗师或者其他同学一起玩。这个时候,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加强自己的说话练习,让自己说的话、表达的句子成长,加强注意力,因为他演奏的音乐、乐器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加专注。在用词方面,除了仿拟,他还能把自己想说的简单句大大缩减,主题词的概念和运用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戴说,音乐治疗与传统音乐教育有很大不同。是通过音乐学习和乐器的使用来逐步改善特殊儿童的障碍症状,如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情感障碍、强迫行为等。对于治疗师来说,提前评估,设计疗程和方法,以及治疗后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随时观察和记录音乐疗法对患者的影响,及时改变疗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才能有效地、有目的地改善障碍的症状。

这个自闭的孩子从2岁多就开始上初中八年级了。他从未停止过音乐治疗。孩子已经完全拒绝和比他小2岁的妹妹互动,6岁还愿意和妹妹玩游戏。进入初中后,除了在普通班上课,与同龄人学习交流外,还会在学校的资源班上一些课程,丰富基本功。而且疗程的安排也从1到1的自主学习变成了1到2甚至1的多对多的教学,这样自闭症孩子就可以逐渐接受外界,与人交往。

治疗期间需要家长陪同。

音乐疗法不仅限于自闭症儿童。戴还接触到了22岁的唐氏综合症患者和18岁的脑瘫患者健太。戴老师还教和妈妈一起跳即兴的歌舞,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健泰将努力实现疗程的目标,尤其是在身体康复的过程中。健太也会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慢慢满足治疗师的要求,因为这是和父亲的约定,是男人之间的约定。在日本,即使孩子成年了,家长也会陪着孩子去上课。除了学习治疗师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和简单的实施方法,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通过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残疾儿童的社会化。

戴说,残疾儿童在家更重要的是有家人陪伴。这样的孩子特别敏感,遇到事情会反应激烈。他们需要家人及时的安慰和鼓励。前两年,家长会在教室里陪着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学习状态和与治疗师的互动。

戴老师说,音乐疗法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治疗老人痴呆症、治疗残疾儿童和精神疾病,还被应用于癌症、关爱平和患者、孕妇流产等情绪缓解课程。需要提醒的是,除了音乐治疗,家人朋友的配合和关心尤为重要。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

音乐疗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疾病治疗过程中。除了残疾儿童,音乐疗法也用于痴呆症患者和成人的失眠和情绪困扰。

1,失智老人的行为更加稳定。

中正大学老年教育研究所今年公布,为南部荣民疗养院13位智障老人提供11音乐疗法打击乐课程。结果发现,正在上课的智障老人上厕所、走路、上下楼梯、移动身体(如从躺着变成坐着)都比较顺利。

2.有心梗病史的患者可以缓解焦虑。

今年,中央台湾科技大学护理所从2011收集到台中某医学中心成人心脏加护病房的病患,并给予音乐治疗。结果发现,音乐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心跳次数、呼吸次数和血压,患者也不那么焦虑。

3.失眠的老年人和抑郁的青少年有所改善。

台东大学去年让20位长期失眠的老人,连续两周睡前听30分钟舒缓音乐,睡眠变得稳定。

新竹教育大学去年以新竹一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发现20名忧郁倾向高的学生,其中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