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等国的第四次警察革命给新中国的警察道德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英美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成果——推行社区警务,倡导返璞归真的作风——被成功移植到中国,并与中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融为一体。

纵观160多年的近代西方警察学史,有四个发展趋势:研究对象逐渐分化、单一;学术著作增长迅速;从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到重视基础理论;警察科学独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警察学独立学科的建立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同时,独立警察学的建立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警察的独特视角和广阔领域。

中国警察学(公安学)和西方警察学研究虽然有名称上的差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西方国家有“警察学研究之实,但无警察学之名”。如果以警察为对象来看警察学科的研究内容,东西方都有殊途同归的效果。从双方警察学科的研究趋势来看,越来越表现为相互借鉴和吸收,资源共享并趋于一致。

任何一门科学的诞生,尤其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的诞生,绝不是一件简单而一蹴而就的事情。以警察学为例,并不是出版一两本警察学书籍就可以宣布的。相反,它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重复和反映各种迹象。笔者认为,警察学学科的建立需要以下条件和标志。

1,客观符号

1)概念清晰。西方警察科学(PoliceScience)确立了这门学科的名称,即警察科学。中文直接命名为“警察学”。从警察科学到警察科学。都形成了一个概念体系,包括警察理念、警察服务、警察技能等等。

2)独立的研究对象。英美警察学似乎并不在乎界定研究范围,往往是在事实和话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我国的治安学早已确定了H结构的框架,将整个学科划分为主体,即警察和客体:第一客体——犯罪和违法活动,第二客体——公众的权益。

3)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基础理论、本学科哲学、学科史、实用技术、分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六大基础体系。

4)一套独立的学术术语。据笔者统计,现代警察学的学术概念有“警察合法性”、“社区警务”、“邻里守望”、“无长进”等500多个。这些概念打破了国界,成为全世界警察科研的共同语言,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5)独立学术同构的形成。近年来,警察学科的发展使警察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警察学科有7个硕士项目培养高级警察专业人才。其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11个硕士专业:诉讼法、刑法学、应用心理学、法医学、行政管理学等。沈阳刑事警察学院有五个硕士专业:诉讼法、法医学等。2003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设立了公安教育系统第一个博士点。

6)建立国家、洲际和国际学术组织。国家警察学院等学术团体的建立,促进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的国际和洲际学术交流和互访。警察学研究的整体作品也比以前更多、更大。比如交流访问团、交流学者、留学生等。

2.主观识别

1)继承。学科史的研究与传承。

2)归因。包括全社会的认同和学科内部的自我认同。现代西方社会已经承认了警察学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警察机关内部,关于警察学是否应该独立,或者警察学是否应该成为一门大学科的争论也一直在广泛展开。

基于以上种种迹象,我国公安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因为如此,公安学科有可能成为与法学、军事学并驾齐驱的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