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二战时期开始出现的,但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已经有很多“特种部队”了...

郭芹铁英瑞仕

芮氏是战国时期秦国一支训练有素的步兵。在秦孝公,商鞅变法奖励耕田,根据战功封他和田府。他的军事力量很大,士兵的战斗力很强。秦国的芮氏可以以一敌百打败魏武祖。荀子曾高度评价秦国的军事实力:“齐国的武艺不能敌魏国的兵卒,魏国的兵卒不能敌秦国的锐士。”当时最精锐的步兵是魏国武,被称为魏武祖。骑术被赵国的虎刀骑士和齐国的战斗骑士称为精英。商鞅变法后,秦国新军在收复河西的战斗中诞生,被称为睿师。根据中国的《尚军》记载,秦国军队最小的战术单位由五名士兵组成。10中队组成1中队,由50名士兵组成。两个营组成1个将军,由100个士兵组成。五将组成1高手,由500兵组成。两位领导人组成65 438+0名将军,包括65 438+0 000名士兵(这里的将军是秦军的建制部队,不是将军)。军队作战时,武、屯、将、师、将等战术组织紧密联系,默契配合。以1士兵为例。防守的时候五个兵互相保护,进攻的时候如果有数量优势就围攻敌人。混战中,吴内部的队伍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会轻易被打破。

铁鹰锐师是秦国最精锐的军队,由上位将军司马措创建。铁鹰夏普不仅剑术高超,还精通斗马和脚法。铁英瑞仕的选拔极其苛刻:首先是身体素质。在训练吴起名将魏武祖“手持长矛,携带二十支长箭和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日口粮,可连续冲刺百里,立即投入激烈战斗”的基础上,司马错又增加了满甲、宽体匕首、精铁匕首和牛皮盾,总载重四十余公斤。过了第一关,就可以进入各种武关了,比如走,骑,各种编队作战的战斗关。都说“十万秦兵出三千锐兵”,秦国新军有二十万人,其中“铁鹰锐兵”只有1600。

东汉陷阱营

陷营是东汉末年的精锐部队:人群齐整,每战必克。“李世民统帅为吕布帐下中郎将高顺。人们称高顺为“700余兵,数以千计。“陷阱营名曰‘铠甲精而齐,每攻不破’。

据《三国志》记载,吕布使高顺为袁术攻刘备,遣夏侯惇救之,不利。刘备被高顺打败了。高顺天真端庄,话不多,人群整齐,每战必败。吕布本性多变,但行为无常。高顺谏曰:“将军不肯细思其行,忽然失了事,犯了错。能数错吗?”但“吕布知其忠,不可从之。建安三年,吕布从袁术归来,派高顺去攻打刘备和玉佩,把他们击破。曹操派夏侯惇去救刘备,被高顺打败...“裴松之在注释《南朝宋三国志》时,专门引用了一位汉末英雄的内容,对陷阱营给予了高度评价。

可惜吕布不是什么帅才。“吕布知其忠,而不能用之。”吕布造反郝猛后,比较放松听话。许巍内外都有亲戚,他俘虏了高顺的士兵继续...“吕布的悲剧,也成了这个陷阱营精锐士兵的悲剧!

东晋北府兵

北府军是东晋孝武初年谢玄组建并训练的,又称北府军。《晋书·刘牢之传》记载:“初太原,广陵,北镇,谢玄。时傅盛,宣募更有勇力,囚与东海何谦、郎燮诸葛侃、枭雄、东平刘贵、西河和无忌等。应该选择孟晓。宣以狱为军,引精锐为先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紫同治剑》也说:“猛士为紫萱所招,刘鹏程老志等几人随刘牢之参军,常引精锐为先锋,百战百胜。”

东晋孝武帝太原二年(公元377年),由于前秦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东晋面临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于是请了一位优秀的将军去征服北方。当时谢安任命自己的侄子谢玄升官。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都督、江北军政监、广陵镇。当时广陵、京口居住着大量逃离北方战乱的难民。谢玄上台后,在流民中挑选勇敢的士兵,建立军队。太原四年(公元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京口当时又称为北府,故其军名为北府兵。

太原八年(公元383年),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城,声名大噪。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北府兵奉命攻克被分割在荆州的桓玄,刘牢之向桓玄投降。桓玄称帝后,刘牢之的兵权大大削弱。刘牢之想要反抗,但是他抛弃了他的亲戚,最后自杀了。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北朝武帝参军,率余部在京口起兵,杀桓玄。从此,北府兵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公元420年,刘裕废掉东晋皇帝司马文德,建立大宋政权,北府军成为其皇军骨干。

隋代岩云十八骑

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燕云十八骑曾被形容为奇幻。相传,岩云十八骑是罗成的父亲靖边侯罗毅率领的精锐骑兵。他们总共由65,438+08人组成。他们腰间佩着砍刀,戴着口罩,头上戴着黑围巾,只露出眼睛。他们穿着长长的黑色斗篷,马靴上配有匕首。每个人都带着一把大弓,每个人背负18支箭。同时都配有满月弯刀。岩云十八骑一般都活跃在沙漠中。据说是辽的察合台率领1000辽兵入侵雁门关抢劫。岩云18日秘密骑行,一夜之间杀了3000多人。察合台率其馀逃往大漠,十八骑追击至察合台老家,察合台及全家两万余人全军覆没。从此辽人远走戈壁,再也不敢进犯。守护神杨林曾这样评价燕云的十八骑:像风一样快,像火一样猛,所到之处无不留下痕迹。强弓弯刀,善骑射,以一敌百,从没输过。岩云18号在阴影中行驶,所有人都戴着面具。没人见过他们的真面目。靖边后罗毅死后,燕云十八骑被罗成解散。

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燕云十八骑及其故事大多属于“言情”。

唐玄甲军

玄是黑,甲是甲。玄甲军是唐朝初年的精锐骑兵部队。士兵穿着黑铁盔甲战无不胜。《子同治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挑选了一千多名精锐骑手,全部身着玄甲,分成左右两队,让秦、、、翟分兵。每一次战斗,天下百姓都穿着帅气的铠甲作为前锋,趁机出击,四面八方都被摧毁,敌人闻风丧胆。御使屈突通、帝瓒窦贵按线扎营,忽遇王,战不利。宣嘉救了秦王世民,石崇战败。他被他的骑手葛张燕俘虏,俘虏了六千多人。石崇逃回家了。”

在著名的唐武德三年虎牢关之战中,率领数千唐军与数十万夏军对峙,以1000玄甲精兵击败王,俘6000余人。据说李世民几乎每场战役都身先士卒,他本人也身披铠甲,率领骑兵如乌云压境,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铠甲,演变成了以亮甲为代表的唐朝铠甲。亮甲是一种带有闪亮护胸的板甲,非常华丽,重量更轻,防御能力大大提高。据《唐六经》记载,唐代盔甲有十三种,有明光、瑶光、李昪、善文、武锤、白布、皂丝、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甲、马甲。白居易赞曰:“太宗举十八志,白定二都。抓住并填满窦,你将在二十中成就四大成就。”

南宋起义军

蒯军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精锐骑兵部队。他的儿子岳云是指挥官。关于残兵败将的解释,岳飞之子孙在《湖北金州纳粹汇编·怀辩》第22卷中说:“背残兵败将之人,亦是我前任之亲军。”南宋时,赵彦伟写了《云脚下的钱》,其中记载:“汉、越军兵尤精,军中骁勇健者,常不随军留亲,谓之背驮。当他们进入背驮,军队控制他们,并奖励他们的礼貌,他们非常勇敢和健康。凡是有强敌的都会被送回去。

岳家军鼎盛时期约有654.38+万兵力,分为654.38+02军,包括前军、后军、左军、右军、钟君、右义军、檀柏军、冯谖军、盛杰军、破敌军、水军、黔北军,其中骑兵8000人,步兵数千人。在绍兴与金军长达十年的应昌、盐城一系列战役中,背篼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盐城一战,岳飞背靠背的军队先用步兵打败了金军的精锐“拐子马”,再用极少的精锐骑兵猛攻敌阵,打败了金兀术的精锐骑兵15000。金兀术叹了口气:“自从我们从海上起家,就靠这个取胜,现在没了!”但金兀术不甘心失败,集结三万骑兵攻打应昌。三军再破金军精骑,杀“人为血,马为血马”,大部队亦步亦趋,“杀兀术之夫夏金吾,副统军,兀术擒”。朱仙镇之战,背驮军甚至创下了500精兵突破65438+10万金军的辉煌战绩。晋人曾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宋代在他的《梦斋集》中赞扬了肩背军:“肩背军作战毫不犹豫,当年就压倒了好几个侯。老祖宗听过很多故事,但谁知道以后怎么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