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服装史
中国被称为“服装王国”,其服装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服装这一百年的发展,有起有落,有交流,有时尚。从历史上看,服装的变化主要是由两种动机推动的,一是改朝换代,二是时尚交流。纵观中国服装发展史,如读一部中国文化史,社会文化、艺术思潮、审美观念的变迁都是通过服装展现出来的。从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制度开始,延续了几千年的着装制度和服饰法规也随之被抛弃,中国的服饰从过去的宫廷和民间两条发展主线,转变为民间时尚交流的发展阶段。
服装的发展告诉我们,服装的时尚传播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既有本土文化之间的,也有中外文化之间的;它既是水平的,也是垂直的。本世纪真正意义上的服装文化的时尚交流,可以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动因。一是大量留学生回国时带来了海外的着装理念和方式,以至于一些进步人士脱下长袍马褂,换上西式礼服;其次,受好莱坞电影文化和来自美国的海派服装的影响,上海大都市的女性纷纷打扮成“摩登女郎”,追求地道的海派洋气,穿着狭长的裙子,戴着椭圆形的眼镜、手表、皮包和遮阳伞,这些在上海非常流行,时尚女性争相效仿。同时,旗袍也受到女性的青睐。这时,旗袍也改变了传统风格。其造型是收腰线,长下摆,露出身体曲线,开衩改善并镶嵌蕾丝,领型前低后高。尤其是穿在一些女影星和名人身上,更是展现出一种精致优雅的风范,立刻成为各个年龄段新女性的代表着装。后来旗袍以袖、开襟、琵琶襟的形式相继出现。根据季节和要求不同,分为单、夹、大衣,袖子也有长、中、短、松、紧。可见,服装的发展是以时尚文化为基础的,时代的更替,文化艺术的拓展,人们认识和情感的加深,审美需求不断对服装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服装的形状不断翻新,以再现时尚文化的新面貌。同样的服装造型,在每个时期都会被赋予新的元素和不同的内涵。
衣食住行是国际民生的必需品,时尚传播是服装的必需品。这一时期,作为元帅的孙中山非常重视民生,将“民生”作为其三民主义的核心。他甚至亲自参与了服装的改革。第一件中山装诞生于上海南京路荣昌祥呢绒西服店。这家商店的老板,王,多次为孙中山先生做衣服。当时孙中山先生把从日本带回来的学生服装送给王老板改制。王老板在参考孙中山先生思路的基础上,将学生装与西装的款式和裁剪方法结合起来。其造型特点是:折叠领,单排7粒纽扣,上下两个贴袋,上贴袋结构为两条装饰线对折,上贴袋盖为倒山形笔杆,寓意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知识分子,下贴袋结构为隐缝立体结构。中山装的出现尤其受到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推崇,历久弥新。但建国后,在时尚文化的影响下,尤其是列宁的衣服,在款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如翻领尖领,单排7粒纽扣改为5粒纽扣,上下贴袋在原有基础上简化。20世纪50年代,北京红都时装公司的特级工匠田阿桐在为领导人毛泽东做衣服时,在中山装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为了体现毛主席高大威武的身材和不凡的气度,对将军、衣袖、口袋、前后板再次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使其更加大气、高贵,强化了其东方文化的新特色。因此,主要的中央政府,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穿着这种被海外媒体称为毛泽东风格的服装。而这种毛料服装也影响了后来的元帅服装造型。
在中国近百年的服装发展中,就时尚交流而言,最近20年是最繁荣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文化的复兴,刚从10的动荡中走过来的人的僵化神经开始萌芽。人们无奈的发现,10那件被淹没在“绿色海洋”里的礼服,真的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爱美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视野也随之打开。这个时候,国家领导人再一次充当了服饰文化改革的先锋。当胡耀邦总书记和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西装革履地出现在党的十三大新闻发布会上时,人们惊呆了,觉得中国服饰文化的又一个春天到了。于是,西装、牛仔裤、裙子等带有全球色彩的衣服穿越时空穿在人们身上。
1985是中国服装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时期中外实质性的时尚与交流由此开始。今年5月,三位国际时装设计师来到中国首都北京进行时装展览和展示。伊夫·圣罗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个人作品25年回顾展”,让我们看到了他25年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作品,探寻了世界时尚艺术的发展轨迹,圣罗兰在展览序言中写道:“中国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的是中国的文化、艺术、服饰和传说...我们西方的艺术是中国赋予的,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明显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永远不会达到现在的状态。”圣罗兰的语言真挚,让我们在他的三个系列中式服装作品中真实地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皮埃尔·皮尔·卡丹第一次来北京是在6月1983举办大型个人时装展,之后又于5月1985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了另一场个人时装展。在100多套他独特的作品中,我们见证了卡丁的艺术才华和管理。顺子腰乃还于1985年5月在北京饭店举办了名为“JK”的时装展览,让我们赞叹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日本服装的繁荣印象深刻。穿上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李昭女士赠送的旗袍,看着北京的国有服装企业和为数不多的新服装企业,小篠顺子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希望”。然后她的服装分店开在前门珠市口1986。
显然,1985震撼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也开阔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在受到新时期服装文化国际交流的启发的同时,他们开始面对服装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思考我国服装发展的新方向。一大批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以此为动力开始了服装创业之路。在举步维艰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尚未站稳脚跟之际,一些国外知名服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相应的服装文化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这让本已脆弱的服装文化和服装市场的运作失去了纪律性,也让毫无准备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困惑和无所适从。严酷的事实让新兴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清醒了。服装文化的全面繁荣是建立在一个全方位、多向的服装发展体系之上的,它包括服装文化、服装理论、服装设计、服装技术、服装市场、服装管理、服装教育、服装媒体、服装信息网络等的成熟和完善。
1993年4月,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开幕,中国名师名品工程启动。后来还举办了大连服装节、上海服装文化节,举办了各种全国服装设计大赛。1993成立服装设计师协会,各地服装设计师协会也相继成立。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得全国服装设计师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年一度的“十佳服装设计师评选”进行优中选优。因此,张肇达、王新元、吴海燕、刘洋和武雪伟站在了时装设计师的前沿。与此同时,一大批著名的服装品牌也吸引了社会的目光。
我们崇尚市场定位准确的名牌,呼唤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名师。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的服饰文化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多向快节奏的时尚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并存。准确的说,改革开放以来,当西方服饰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服装企业和设计师在追求西方服装文化和时尚的同时,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主从关系,首尾先后的顺序,在不经意间就建立起来了。显然,以法国、意大利为主的西方服装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文化优势和工业实力,迅速向我们的服装文化发起冲击,成为无处不在的服装文化霸主。我们说服装文化的时尚和传播应该在自由、平等、和谐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一味的追随和被动的接受。这种倾向在刚刚降温的休闲装潮流中表露无遗。从根本上说,对休闲装的狂热是基于长期正装的逆反心理的对策。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国际服饰文化体系是以西方服饰文化为主线发展而来的。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在各种文化场所对穿着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对长期的正装产生了逆反心理。此外,社会高度机械化带来的异化,使人们厌倦了紧张单调的生活方式,内心深处向往轻松自然的生活。这种文化心态反映在着装上,导致了休闲装的热潮。宽松的造型,天然的纤维材质,田园的色彩,让人享受一种自然、温暖、悠远的感觉。而我们的现状是,服装文化还处于发展期,服装的审美体系还不完善,甚至有些人连正装的基本知识都没有,休闲装的真正内涵还没有被理解。在这种状态下,迎来了一股休闲潮流。所以我们的休闲潮流不够纯粹,所以有些人穿着短裤出入音乐厅和美术馆,寻求美的享受,这显然是对服饰文化交流的误解。
在服装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时尚浪潮随之而来,服装销售渠道畅通无阻,消费者购买力日益增强。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并不意味着服饰文化的真正繁荣,事实上它往往是文化虚无的反映。在我们的服装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知名品牌和著名设计师的作品被复制成廉价的低档产品,大量中档服装打折销售,各种服装促销手段给看似火热的服装市场蒙上了一层悲伤的阴影。
服饰文化不应该成为附庸风雅、浮华风气的燃料,毕竟可以避免低俗,保持应有的高雅和文化品位,回归服饰本身的审美和实用功能。
另外,我们也不必以牺牲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代价来交换服饰文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饰文化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盲目追求西方潮流的同时,传统文化因素被淡化,在盲目向国际服饰看齐的过程中,民族服饰文化逐渐被取代。这种以主人自居的倾向,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服饰文化交流。同时,日本服饰文化在这方面发展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好在最近国际时尚界的东方文化热潮越来越强。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艺术家和设计师将目光投向东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被视为时尚艺术的新发源地,特别是中山装和旗袍、藏、傣、彝服饰等经典服饰成为服饰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使曾经被忽视的传统和民族文化重新找到了应有的价值。同时,世纪之交中外服饰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无疑将是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良机。
中国服饰文化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即将以崭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必将在新世纪各种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的交流中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