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贤笔下的人物生活

李森贤,本名林志,山东省叶县人。他考上了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顺治元年(1644),明成祖死后,被李自成政权任命为李政寺祭司。清入京后,李森贤恢复原职。

顺治二年(1645),武大等人弹劾全峰收受明朝将领贿赂,纵容子女作恶。8月,李森贤又指出:“明朝天下不如魏忠贤200多年,而魏忠贤杀害贤臣,行贿,密谋反对当时的全峰。请求弃全峰进城以示大法。”李森先的这份奏疏,文字极其冰冷,轰动朝野。后来由于全峰的上上下下活动,清王朝在用人时,此事不了了之,李森贤却被革职,回到老家生活。

顺治九年(1652)十二月,弹劾全峰罪名成立的大臣全部启用,李森贤复职。

顺治十三年(1656),李森贤以四川道为监,巡察江南。当时江南反清斗争已经烟消云散,但社会极其混乱。地痞流氓横行,豪绅欺民,严重影响了江南的稳定和发展。还有一些地方新官视江南为富庶之地,随意贪污腐败,进一步加剧了江南的社会动荡。李森首先到达江南后,迅速遏制了这些风气,稳定了江南的秩序。

顺治十五年(1658),李森贤请求朝廷发声,赦免因言获罪的李成祥等人。在圣旨的要求下,他大致说:“皇上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求天下的平衡,也多次要求圣旨,但很多大臣都犹豫观望,因为过去写字的大臣一旦受到惩罚,就会被永远流放,他们都以此为戒,互相警告。我认为,要想畅所欲言,就要对提出建议的大臣们持宽容态度。如李成祥、纪凯生、魏义、李益、郝禹、张明君等被流放的谏臣,都与下一道圣旨因其官职而准许谏臣有关。如果你苦于皇帝的关心和怜悯,那就让全世界都清楚地知道,皇帝对直系大臣是宽容的,即使把他们发配到偏僻的地方,也不会冷落他们。任何有责任建言献策的人,都可以不洗心革面地建言献策?”皇帝指责他徇私枉法,剥夺他的官职,委派刑部议罪,流放上阳保。三个月后,顺治皇帝可怜他的忠心,赦免了他,恢复了他的职务,并命令他调查河南的饥荒情况。李森初到汝州,正直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华很快赢得了当地人的喜爱。

当时汝州的农民开垦土地,因为丈量土地用的弓不标准,经常发生打架和官司。得知这一情况,李森贤下令统一量弓,并在石碑上刻下标准长度,从根本上杜绝了争议。促进了土地复垦的发展。由于过度劳累,李森到达汝州后没几个月就病倒了,顺治十七年(1660)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