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体育史
——改革开放30年来晋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国富民强,体育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晋中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晋中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体育设施等体育工作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为晋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80年代是晋中体育艰辛探索、明确方向的年代。
到1989,全区达到水平的运动员已达6723人,其中获得健将称号24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20余人。
截至1989,这些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先后获得7枚金牌、2枚铜牌;世界大赛1铜牌;全国冠军60多个,全省团队和个人冠军近1000个。
第二,20世纪90年代是晋中体育蓬勃全面发展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晋中体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体育体制的创新而发展。
从1990到1999这十年间,晋中的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体育设施等体育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三、20世纪初(21)是晋中体育奋进、创造辉煌的时代。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并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晋中体育迎来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2)辉煌的成就
一是全民健身活动有了新的动力。
30年来,晋中群众体育活动方兴未艾,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体育的物质条件逐步改善,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全市11个县(市、区)、118个乡镇、14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全民健身机构;建立了1000多个健身指导站点,培训了1500多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老年人、农民、乒乓球、网球、钓鱼等体育协会近3000个,全国健身服务网络逐步形成。
二是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几代体育人的艰苦奋斗、艰苦探索、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逐步形成了市县两级体校一条龙训练体系,建立了完整的竞技体育训练体系、教练员培训管理体系和竞赛管理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涌现出一批优秀教练员、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体育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随着大运会体育走廊的建设,左权、和顺“雪碳工程”相继建成,“一县一中心”、“一镇一广场”、“一村一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推进。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2942个体育设施,而2007年全市共有65438个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地人均面积1.32平方米。特别是“双百”工程和“十五”期间市重点工程之一的晋中体育中心体育场馆于2007年投入使用,不仅完善了晋中的城市功能,而且从根本上填补了晋中没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空白。
第四,体育产业迈出新步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服务业蓬勃发展,体育市场初具规模。
初步建立了包括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技术培训、中介咨询四大类的体育市场体系。
经营范围涵盖跆拳道、保龄球、滑雪场、电子竞技、体育彩票、马术等15体育项目。截至2007年底,共有营业场所1300余家。
体育产业正逐渐成为晋中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体育法制走向新起点。
中国近30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国家富强,体育繁荣”的历史规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的体育事业才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