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故事,800字。

渡赤水,调集扎西、袖手旁观消灭敌人。1935 65438+10月19、中央红军从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进军。右翼红军1,牵制綦江、合江之敌,从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猛冲。

二渡赤水,返回遵义,大量歼敌。我军进入扎西地区时,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江。除了向宜宾段主要渡口增派兵力外,还抽调滇军、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与我会师。

三都、四都赤水,向南突破乌江天险,调动摆脱敌人。我军在遵义取得重大胜利后,蒋介石于3月2日飞赴重庆,亲自指挥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术。

守南攻北,围歼遵义、雅西狭小区域。为了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变相地在遵义一带徘徊寻找敌人,以诱敌入我军,再转入西北寻求新的机动。

29日夜,我军先锋群1排乘雷雨乘竹筏到达对岸,成功攻占渡口。到31时,除红9军继续牵制乌江北岸之敌外,红军主力南渡乌江,灵巧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

扩展数据

胜利的理由

政治原因

从1934 12 18黎平会议到1935 3月11,新成立三人小组。在过去的三个月中,朱德作为总司令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作战命令和部署,有权制定对。第二次渡江后,成立了三人军事小组,毛泽东参与领导第三次渡江和第四次渡江。

因为朱德早年在云贵川作战,对这一带的地形和民情非常熟悉,这也是四渡赤水行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敌人的电报曾分析说:“红军除了在滇军中工作过的朱、罗(秉辉)外,对地理、民情都不熟悉。”

此外,情报工作的成功也是赢得这场战役的重要原因。

在土城战役中,由于不了解敌情,误判了敌人的实力,战役的结果很不理想。四方面军在第四次渡赤水前,将廖承志带来的电码解码方法送给中央红军军委二局电报队,能及时截获、解码敌人电报,准确掌握敌人的调动情况,从而避实就虚,赢得赢得战场的主动,取得军事行动的圆满成功。

百度百科-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