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因入侵芬兰于6月5438+0939+2月14被开除成员资格。
这场战争,双方都有损失,芬兰失去了拉多加湖周围的土地,苏芬战争。
苏联在列宁格勒周围获得了一个缓冲区,却失去了国际舆论的支持,暴露了红军作战能力的缺陷,增加了希特勒后来发动进攻苏联的战争的信心。15年3月的苏芬和约阻止了英法联盟通过挪威向芬兰提供援助,也刺激了纳粹德国在当年4月9日进攻丹麦和挪威。苏联红军在冬季战争中的表现让斯大林认识到,用政治手段控制军队并不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战后,红军重新起用了能干的武将,加强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对后来抵抗纳粹德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战争的原因
苏联军官的傲慢和无能也是战争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时苏联认为很快就会取得胜利。据历史记载,苏联军队甚至在国歌声中手挽手地行进在芬兰前线。大清洗期间,80%的苏军军官被替换,所有新兵都忠于斯大林,不知道如何指挥战争。斯大林用政治委员监督军官,只照本宣科指挥战斗。苏军的很多败仗都是指挥不当造成的。苏军也没有冬季在森林里作战的装备,使用了大量的战车。这些车辆必须保持24小时运转,以确保油不会冻结。苏联第44步兵师(约25000人)进入森林后,被芬兰第9师(约6000人)包围歼灭,造成约23000人死亡,而芬兰方面仅损失约800人,缴获坦克43辆,高射炮71门,反坦克炮29门,卡车260辆,卡车1170辆。由于苏联决策者的傲慢和无知,他们在战争开始时未能投入决定性的力量:芬兰在主战场上集中了654.38+03万人和500门炮,而苏联只投入了20万人和900门炮。虽然有654.38+0,000辆坦克,但是没有好好利用,反而损失惨重。由于芬兰缺乏装备,在一开始,只有受过最基本训练的士兵才有制服和枪支,其他战斗人员只能在衣服上佩戴标志,所以他们试图使用缴获的武器。由于当初苏军领导不力,训练不足,大量武器落入芬兰人手中。
斯大林的种族偏见和不信任
由于斯大林的种族偏见,参加冬季战争的苏军主要是冬季战争博物馆。
由来自南方的部队组成,他对当时苏芬边境的部队并不信任,担心他们可能与芬兰人有血缘关系,或者有相同的文化历史,但来自南方的部队并不适应芬兰寒冷的冬天和森林中的战斗。1950年代,大部分芬兰人还生活在农村,他们自己的御寒衣物足以让他们在严冬中奋战,那是芬兰历史上有记载的三个最冷的冬天之一。芬兰空军的规模比苏联空军小很多,但是他们的训练很扎实,要求也很高,飞行员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也很普遍。在这个阶段,芬兰空军已经开始使用四机编队作为他们空战的基本编制。这种阵型类似于西班牙内战时期德国发展的战术阵型的基本概念。四架飞机中的两架组队作战。通常是经验比较丰富的飞行员带队,在战斗中占据主动。另一架由经验较少的飞行员操作,他们负责掩护并等待攻击敌机的机会。这种战术阵型在二战期间逐渐被各国采用,成为现代战斗机编队的基础。
外国支持
因为苏联的行为是明显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很多外国团体的不满,纷纷送来物资和药品帮助芬兰。许多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芬兰移民回来参加战斗。战斗中,丹麦志愿军1,010,挪威志愿军895,英国志愿军372,海外芬兰移民346,其他国家志愿军210参加战斗。也有很多外国记者在芬兰进行报道。瑞典当时不是中立国,自称“不结盟国家”,但也支持芬兰的军事物资和现金。准备在芬兰作战的瑞典志愿军有8700人,其中包括一支拥有12战斗机、5架轰炸机和8架后勤飞机的空军,占当时瑞典空军的1/3。他们放弃了瑞典军衔,准备在芬兰作战,其中包括90名。2月中旬,8402名瑞典志愿者参加了战斗,33人死亡。
编辑英国和法国在本段中的作用
直到2月1940,盟军才决定帮助芬兰。2月5日,盟军考虑在3月20日让65438+万英军和35000法军在挪威北部登陆,通过瑞典进入芬兰,但条件是芬兰政府要求。3月2日,向挪威和瑞典政府提出了正式请求,希望将这两个中立国纳入同盟国一方。但是5438年6月+2月,希特勒已经在冬季战争博物馆了。
请瑞典政府注意,如果盟军踏上瑞典的土地,就意味着德国将立即进攻瑞典。当时,瑞典和挪威政府不同意同盟国的要求。战后披露的文件证实,协约国根本无意与苏联开战,只是想占领挪威北部的铁矿,以阻断德国的战略物资来源。瑞典拒绝了盟军入国的要求,也拒绝了芬兰提出的瑞典正规军参加战斗的要求,并明确表示不能向芬兰提供进一步的援助。现在芬兰进退两难。协约国希望战争继续拖下去,而瑞典则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害怕池里的鱼受到影响。德国也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当时各国都在敦促芬兰、英国和法国承诺出兵2万人,德国和瑞典希望承诺和平条件,芬兰陆军司令对战事发展持悲观态度,于是芬兰政府下定决心于2月29日开始和谈。听说芬兰开始谈判,英法答应出兵5万,但实际上只有6000人准备帮助芬兰,其余的准备夺取挪威铁矿和港口。这一信息传到了苏联的决策部门,也促进了和平协定的迅速达成。
芬兰政府要求休战。
冬末,德国敦促芬兰尽快与苏联谈判。苏联也损失惨重,被国际社会孤立。02年2月12日,芬兰收到了和平协定草案。不仅德国,瑞典也希望战争尽快结束,以免受到影响。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公开宣布不再给予芬兰军事援助。到2月底,芬兰的军需几乎耗尽,苏军已经突破了马诺海姆防线。2月29日,芬兰政府同意谈判。3月5日,苏军推进至10-15km,逼近维堡郊区。芬兰政府要求停战,但苏联军队直到3月5日协议签署后才停止进攻。
苏联红军损失惨重。
苏联红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会议冬季战争博物馆
苏联外事人民委员会委员莫洛托夫在1940年3月28日给苏联最高苏维埃的报告中提到,冬季战争红军伤亡人数为48745人,受伤158863人。因为这份报告是公开的,一直被认为是苏联的宣传手段,反映的并不是当时苏联的实际伤亡情况,而是大幅缩减的数据。1970年,前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赫鲁晓夫(苏芬东在战争期间担任乌克兰总书记,是冬季战争期间苏军总司令铁木申科的老搭档和朋友)在他私人出版的个人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说“我们损失了几百万人”。根据更近的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的说法,比如索科洛夫在《影响世界的100场战役》中说:“根据卫国战争后统计的名单,从芬兰战场上没有回来的有1939-1940人。根据其他资料,因此有,确切数字可能是654.38+0.7万”,“红军伤病员很可能超过50万”,苏军损失约20万,总伤亡70多万。之所以没有准确的数字,一是苏联统计伤亡的准确性一直很差,“统计只能精确到百万”(索科洛夫在《二战秘密档案》中说),二是苏联一直有篡改档案的历史习惯。据俄罗斯总统档案馆前主任рг Pikhoya披露,1950年代国家档案馆销毁了2.72亿份保存的档案,1991年3月通过了销毁6500万份党的文件和档案的决定(ргпихояормаии).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证据被发现,苏军死亡人数进一步增加。例如,在威廉·罗特2000年出版的《冰冻地狱》中,苏军死亡人数为“25万”,即25万人。芬兰老兵经常吹嘘,一个芬兰士兵的倒下,换来了10苏联士兵的生命。此外,苏联损失了2000辆坦克。红军将军说,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土地来埋葬阵亡的士兵”。
编辑莫斯科和平协议的这一段
根据12年3月莫斯科和平协议,芬兰失去了卡累利阿,包括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和1/5的工业产值。占芬兰总人口12%的22.2万居民失去家园,被遣送回去。只有极少数人选择留下来加入苏联。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的里巴赫半岛、芬兰湾的四个岛屿和萨拉地区的一部分,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为期30年。这个协议对芬兰来说非常苛刻。仅仅一年后,在德国的支持下,与苏联爆发了持续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