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需要一篇论文!

从中国古代诗歌看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有史以来中国人尤其是文人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从诗词、经典、传说中了解到人与人、人与畜、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和谐”的重要性,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人是“和谐”的。《论语·颜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须无兄弟?”也就是说,人可以亲如兄弟。或者说当一个人的眼界达到了(君子)的境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兄弟(朋友)。

在《礼记》中,孔子和子游的对话相当详细:“大道之行,亦为公事。择贤与能,守信与重修旧好,故人既是亲人,又是独子。让老有所终,强有所用,少年有所长,孤寡、孤寡、失能者皆有所养……”

在两千多年前物质资源匮乏的社会,孔子能够憧憬政治民主,“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希望无私,“不仅是亲人,还有儿子”;我向往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强、老有所用、老有所养、老有所寡、老有所孤、老有所残”的幸福生活——多么“和谐”的社会啊!

人和畜禽是“和谐”的。哲人李二骑青牛过函谷关,使他悟出“老子骑牛过函谷关,紫气东来注诗经”;咆哮的狗辅助杨戬战斗,“二郎神”在狗的帮助下所向披靡;再比如项羽的乌骓马,关羽的“赤兔马”。失去主人后,他们和英雄们一起走了!

在《梦登天目山》中,李白的虚写更是神奇:“...穿着彩虹的衣服,乘着风,所有的云的女王来了,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以虎为琴者,以凤为舞者,一排排,如麻地,排列着仙女的身影……”凶虎能奏曲,鸾鸟能驱!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走黄沙路》则是另一番景象:“明月惊喜鹊,夜半清风啼。稻花香里,说是丰年满,又听得蛙声……”“鹊”“蝉”“蛙”鼓这几个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作者也是并列在“鹊”“蝉”“蛙”之间。多么和平的世界啊!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代有很多人陪伴宋、朱、梅,甚至视梅为妻,视宋为子。柳永的《望海潮》是一幅杰作,人物和景物画得比较完整。

"...沉湖叠翠,有三秋决明子,有万里荷花。羌管晴空万里,夜色弥漫,赏荷花其乐无穷。一千个骑手牙齿很高。醉听笛鼓,赏烟霞。未来图好,我回凤池自吹。”

“羌管放晴,凌歌遍夜”“醉听笛鼓,赏烟云”“戏鱼伴莲娃娃”——演奏乐器的人,划船听歌的人,醉听音乐的人,吟诗赏景的人,在荷叶间垂钓的老人,玩法各异的孩子。

“高贵和谐”的重要性。“礼之用,和为贵。”虽然有人对孔子时代的“礼”尤其是“和”有争议,但后人往往把“和为贵”作为“和谐”人生的座右铭。“万物自有和谐。”荀子把和谐作为生死的尺度。中医也讲“和”,使人健康;调和民族关系也讲“和”,如王昭君的“亲和”;商人也讲“和”,因为“和赚钱。”;居家过日子也讲“和”,因为“家和万事兴”。

也有广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武将廉颇就看不上蔺相如这种靠嘴起家的平民。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才不管他,就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强大的秦国看到这种情况,不敢欺负赵国。比如“北拒曹操,南拒孙权”:诸葛亮的“南与孙权”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关羽拒绝“和”吴栋,不仅失去了荆州,而且他的父子俩也死了...

可见,“贵和”有益于国家和家庭,也有益于“和”者本人!

“和谐社会”人是最重要的。孟子的论述非常精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是,“人和”是双面的,或者说是多面的。楚国攻打晋国,晋国有意讲和,但楚国志在必得。战争开始后,晋国国君命令自己的军队“退三家”(退三次九十里)。楚军依旧步步紧逼。殊不知晋国的撤退,使我军成了正义之师,麻痹了敌人。金最终打败了楚国。可见,“和”不能一厢情愿,抛弃原则。对于不“和”的另一方,有时候你不得不以自己的力量去寻求“和”。

自然和谐是美好的,生活和谐是健康的,社会和谐是安全的,民族和谐是强大的。“和谐社会”需要全民共建。但是很难统一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教育,地域文化等。,这就要求范仲淹所说的“政治和谐”:政事顺畅,人民才能幸福;只有用法律规范和制裁社会利益冲突,用传统道德教育人们注重理性、倡导宽容,才能创造“和谐”的环境,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

不是原创!资料来源:信息卡杂志,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