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的历史演变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剧之一。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成于秦(或先秦),形成于唐,形成于明。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手稿《壶中莲花》第十四回传说中保留了“西秦戏二犯”的唱腔,是最早的案调记录。该剧是江南匿名人士的作品,证明流传到了江南。江南离陕西远,传播需要时间。据此,秦腔应该是在明朝中期形成的。另据调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创办的华清班,曾在甘肃、陕西等地赫赫有名。后来在陕西省,秦腔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是通州梆子,西路是西府秦腔,南路演变成了汉调,中路是Xi安,俗称秦腔。秦腔艺术历史悠久。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开辟梨园,训练唱歌的孩子,既唱宫廷音乐,也唱民歌。梨园音乐家李龟年,原为陕西民间艺人。他的《秦王破阵乐》被称为秦王腔,简称“强秦”。这可能是最早的秦腔音乐。后来受宋词的影响,秦腔从内容到形式日趋完善。

明代嘉靖年间,甘肃、陕西的秦腔逐渐演变为梆子戏。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秦腔歌唱家从蜀中入京,以其动人的音色、通俗的话语和高超的演技轰动了北京。现在京剧的西皮行云唱腔来自秦腔。

秦腔可分东西两路,西露入川成为梆子;东路是晋剧,豫剧,河北剧。因此,秦腔可视为京剧、豫剧、晋剧、冀剧的鼻祖。陕西地方戏曲。因陕西简称秦而得名。又称“琴声”、“乱戏”、“梆子戏”。民间俗称“戏”,清代中期以后,北京等地又被称为“西秦腔”、“陕西梆子”。

在陕西省,秦腔因方言和语音的不同而演变成四种:流行于关中中东府通州(今大理)一带的叫通州梆子(即东路秦腔);流行于中伏Xi安一带,称为“Xi安乱弹”(即中路秦腔);流行于西府凤翔一带,称为“西府秦腔”(即西路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称“刁寒大”(即南路秦腔)。秦腔流传甚广,盛行于陕西关中、商洛、汉中等地。疫区西至龙州,东至潼关,北至玉林,南至宁强。一度波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青海、宁夏、新疆、西藏。1949年后,它也传到了台湾省。远至吉尔吉斯斯坦* * *和共和国。

清代是秦腔的鼎盛时期。康熙四十四年(1705)前后出现的张的《秦腔理论》、颜昌明的《诗集》、吴昌元的《诗》、周的《乾隆年间皮影戏理论》(1736-1795)等都是颇有影响的论述。《秦云采英传》载:“Xi安乐部著名音乐家三十六人。"

这些社团都是秦腔社团,每个社团都有一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秦腔演员魏长生三次进京演出,使得六班京剧几乎无人问津,许多昆曲、京剧艺人改学秦腔。半个多世纪以来,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重要剧种,在全国很多地方也很流行。

据清代相关史料统计,当时除山海关外,东北三省没有秦腔的足迹,但在其他省份却很流行。在流行的过程中,随着其他戏曲形式与民间艺术的结合,逐渐演变出多种多样的梆子剧种,各地秦腔的流行被取代,浙江萎缩。至清末,成为流行于西北的地方戏。

1912年,以移风易俗为宗旨的陕西易俗社在xi安成立,在秦腔、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编出了一大批反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在此影响下,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纷纷仿效陕西易俗社的建制成立了戏曲团体。比如鲁冀津的易俗社,甘肃的俗化社、平乐社,宁夏的觉民社。

在1924期间,鲁迅在Xi安观看了易俗社的演出五次,并获得好评。他亲笔题写了“古调独唱”的牌匾,并捐赠了讲课费,支持易俗社的秦腔改革。易俗社曾两次在北平、武汉和甘肃演出。Xi先后成立了三义社等秦腔班社。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展现了革命的真实生活,塑造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成立于1938年7月的陕甘宁边区人民剧团,紧密配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斗争,创作排演了《血泪复仇》等一大批新编秦腔剧目。彭在给《血泪复仇》作者马建玲的信中说:“热烈欢迎贫苦劳动人民和革命战士,组织强大武器发动群众。”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会议还授予马建玲“人民艺术家”称号,人民剧团获得“特殊模范”奖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成立了县级以上专业秦腔剧团。到80年代初,已有300多个秦腔剧团,甘肃秦腔剧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青海省秦腔剧团(后改为西宁索强剧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金梦剧团。此外,各地还建立了戏剧学校;培养了一批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