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我蒙古的历史?

“蒙古语回鹘”是“蒙古”一词最早的中文译名,最早见于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各部,逐渐形成了新的民族认同。“蒙古”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名称。

蒙古人起源于公元7世纪唐朝的王建河(今埃尔贡河南岸)的一个部落,与中国北方的东湖、鲜卑、契丹、石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公元840年,回纥汗国崩溃后,这个部落的大部分向西迁移到布尔汗山(今蒙古大肯特山),发展繁衍成许多有自己名字的部落。辽金时期,多称为“鞑靼”或“措布”。

12世纪,蒙古部首领铁木真接连击败蒙古各争议部落,统一蒙古。

1206年,铁木真在漠南河畔举行大聚会,建立大蒙古。铁木真被提升为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于是“蒙古”开始成为一个民族名称。蒙古立即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此后,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继续向西开拓,先后建立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尔四个汗国。它开辟了亚洲和欧洲的陆路运输线,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1260年,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建中都(后改为大都)。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为元,建立元朝(1271 ~ 1368),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夏、金、吐蕃、大理国的长期共存和竞争,基本确立了近代中国的版图,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

1368年,明军入大都,元朝灭亡。但拓跋扈帖木儿及其后裔北迁后,继续使用元朝作为国号,被朝鲜王朝称为“北元”。北元与明朝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为了防止北元的入侵,明朝修复重建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16年底,蒙古分为漠南、漠北、磨溪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包括许多部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察哈尔、吐谢图可汗、扎萨克图可汗、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图尔库特。清朝对蒙古各部的彻底征服持续了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