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献给康熙中国的?

周培公在康熙朝。

我国传统的成图方法是基于平面测量,因此在小范围内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但对于大比例尺的国家地图或世界地图,精度不够。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西方的经纬度测量技术和带有经纬度网格的地图绘制方法引入中国,对于当时的中国文人来说只是一种新奇的事物,并没有作为一种新技术进行推广。

清初国力强盛,中国空前强大统一。为了巩固清朝的辽阔疆域,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康熙帝亲自筹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纬度测量和编制全国地图的宏大工作。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判期间,康熙看到一张亚洲地图,发现地图上对中国东北的地理知识相当欠缺,深感毫无根据,于是下定决心开展全国测绘工作。康熙命法国传教士张成教授测量、数学、天文、地理,并翻译成汉文和满文,供皇帝和测量员阅读使用。派人秘密购买西方测绘仪器,明确选拔人才入宫学习测绘技术,建立测绘队伍。他让张先生在几次巡视满洲和江南时,一起测量经纬度,并命令耶稣会士绘制首都附近的地图,自己进行校勘,认为远胜于旧地图,于是命令由中国官员和西方传教士组成的勘测队进行全国地图的测绘。

康熙四十七年(1708),法国传教士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带队先测绘了长城。首先是长城沿线的带状地图,比较详细,包括测绘长地区的城门、城堡、道路、城池封锁、河谷、水系、山势等。然后测绘北直隶(今河北省)。康熙四十八年(1709),赴东北测绘。两年后,东北测绘任务完成。康熙五十年(1711),下令增加人员,分成两队。一队去山东及其沿海地区测绘,另一队继续在孕图以西测绘玉门到新疆哈密,然后返回长城以北测绘喀尔喀蒙古,再南下测绘长城以南,途经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区,第二年1月返回首都。至此,东北、华北、西北的广大地区都已勘测完毕。康熙五十一年(1712),赴河南、江南、浙江、福建(含台湾省)测绘。第二年派出两个测绘队,一个到江西、广东、广西,一个到云南、四川。这一年测绘任务没有如期完成,于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又去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康熙五十六年(1717)一月回京。与此同时,康熙派在秦学习的喇嘛到西藏进行测绘,完成西藏草图。因为有些地方是根据沿途的观察和传闻,经过传教士审定后编制成帝国地图的,所以西藏的地图远没有内地省份的地图准确,但是在这次勘测中发现了西藏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截止1717,除新疆哈密西部外,已完成测绘工作。最后集中在北京,编成《故宫全景图》。本次全国经纬度调查统计显示,全国共有641个经纬度点(西藏数字未统计)。十年内完成了东经80 ~ 135,北纬18 ~ 61左右大范围内的控制和测绘任务。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康熙御览图》有三种不同版本。

一个是故宫的版画全景。始刻于康熙五十六年,总图1,省、区图28幅,缺全藏、西蒙古。康熙六十年(1721)第二次印刷时,总图已经包括西藏和蒙古西部,分省图和区域图增加到32幅。总体规划范围东至库页岛,南至海南岛,北至贝加尔湖,西至阿克苏的叶勒肯市。地图上有一个经纬网,从经过北京的子午线开始。这张地图很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康熙56年和60年两次印制的总平面图。省地图和地区地图大小不一,每张地图都画有经纬线。第一历史档案馆有30个省和地区的地图。

二是铜版《故宫全景图》的印刷本。是康熙五十八年(1719)印的。全图起于东经29°(以经过北京的子午线为起点),止于西经40°,起于北纬18°,止于北纬61°,呈梯形经纬度网格,经纬度差分别为1°。规模大概是1: 1.4万。这张地图上有纬度差为5°的八行,每行又分成若干张地图,总共41张地图。它的地名在关内各省都用汉字标注,关外的地方都用汉字填,所以被称为汉满结合。1921年,在沈阳故宫发现了41块青铜板,后被金良翻印装订成册,书名为《清陆统一秘图》,开本52.5 cm ×77 cm。每幅画的长宽都是40厘米×67厘米。有41张图片,可以拼成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

三是康熙的《玉皇大帝全图》。出现在康熙末年。为了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行省图是清政府从《御图》中精心编制的。有227张图片。笔记都是汉字的。与前两个版本相比,这个版本的地图只包含大陆省份,没有边境地区。地图没有画经纬度,但是包含了很多小地名。民国二十三年(1934),北方平民社会重新影印地图,定名为《内府地图》,包括222幅地图。据说:“这幅画已被授予朱庆的一座宫殿。无刊期,不论其制图之精密,位置之准确,皆在内府铜版之上。”

总之,《帝都全景图》是康熙皇帝用一生30多年的时间领导和组织全国测绘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测绘,精度良好。国家控制点的确定和“帝国全景图”的制作,改变了中国自明代以来测绘的衰落,测绘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天下大势尽人皆知,疆域无处不在。是不是王者之地,国家强大了,就叫东亚?测绘成果不仅在中国,在西欧也是如此,影响深远。参考资料:

/z/q1671496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