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口中的“间谍”魏是如何当上东北国军总司令的?
作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首的辽沈战役,其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无需多言。有意思的是,对于辽沈战役的胜败,解放军和民众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而国民党军队及其支持者却找各种理由为失败开脱,缺乏清醒的认识。
由于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的魏在抗战期间与八路军有密切交往,国民党的一些支持者声称辽沈战役的失败是魏造成的,因此他被称为“* * *特务”。那么大名鼎鼎的“间谍”魏是如何成为东北“剿总”总指挥的呢?
1948年,时任东北总剿司令的陈诚在5个月内被东北野战军击溃,18解放城市,面积6.3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包括30座将军宫殿)。南京国民党“国民大会”的许多代表甚至喊出了“杀陈诚以谢中国人”的口号。
虽然蒋介石不会真的杀了他的一等忠臣陈诚,但东北肯定是要脱离陈诚的手的。但当时全国各大战区都很吃紧,剩下的蒋介石信任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都脱不了身。只有“五虎上将”之一的魏是合适的人选,他刚从国外回来。
但是,当时东北的国军已经处于崩溃状态。作为“国军中最有能力的将军(史迪威)”,魏怎么可能看不出此时去东北是陈诚的“替死鬼”,所以无论如何也没去。自知理亏的蒋介石逼迫魏在东北上任,于是让陈诚想办法说服魏上任。
那时候,如果陈诚在东北走不开,恐怕真的要“谢国民”了。但很难说魏应该是他的替死鬼,于是陈诚让妻子谭香每天去魏家,和魏的妻子韩泉华一起哭诉,希望能打动魏,蒋介石也用各种方式劝说他。
最后,魏提出了四个条件:第一,如果东北失守,魏不必承担责任;第二,国民党不能放弃东北;第三,动员三四个军,在三至四个月内加强锦州;第四,动用空军向长春、沈阳、锦州运送给养。魏说,只有蒋介石同意这四个条件,他才会去东北。
蒋介石当场同意了魏的全部四个条件,从而使魏在东北走马上任。然而,魏一上台,加强锦州和空运的计划就落空了。接着,蒋介石命令魏撤出锦州,放弃东北。辽沈战役后,蒋介石以“错失军事良机”为由,将魏撤职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