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陈怀义
能够做正确的事情,往往和我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为什么这么说?最近吃饭会看电视看《朱元璋》,以里面的几个人物为例很好理解。
先说刘伯温里的学生杨贤。朱元璋即位后,随杨显游历扬州。扬州当时惨不忍睹,18户人家只有24棵活树,一片废墟。刘伯温推荐杨贤治理扬州,杨贤发誓三年五年建设新扬州。为了尽快实现这个目标,他不择手段压迫人民,说这个目标违背客观规律。要在两三年内完全收回荒废了六七年的土地,太难了。结果,他花了两年时间才让这片土地看起来完全恢复了原样。原来只是大家在表面翻了一层浮土,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次年上交的税粮也是整体收回后缴纳的。其实一半是农民逼的,另一半是南方其他地方买的。为了邀功,他甚至花了南阳商人手里的15黄金买了满满一穗大米。买下后,他杀了商人,骗朱元璋说它是从扬州自己的责任田里长出来的。朱元璋高兴极了,总是把这穗稻子挂在书房里,以为大明将来会兴旺发达。朱元璋认为杨贤是个干部,甚至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前表扬了杨贤。但杨贤一点也不觉得羞耻,反而觉得光荣,事业一片光明。做错事,逼得太紧,总会得罪很多人,总会有事情要处理,导致最后的启示。这个历史上有多少人是这样结束的,杨贤也不例外。直接被剁了,早死了。他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不择手段追求名利。如果你做错了,最终的结果无论如何都是不好的。胡和杨燹走了同样的路,最后都被杀死了。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不少。
做正确的事需要做正确的事。后半句让我想起了这部电视剧里的陈怀义。朱标太子大婚那天,丞相李善长提出册封藩王的建议,让朱元璋的亲生儿子驻守边境。一方面可以锻炼这些子弟,一方面慢慢削弱其他将领的兵权。朱元璋当即采纳,宣布太子大婚之日,派几个儿子驻守边境。朱元璋话刚说完,就跳出来反对,说藩王以后肯定要造反,而且这种事情事实上也有,他说的是真的,只是在一个不恰当的时间说了出来,极其令人失望,有损朱元璋的面子。结果朱元璋把它装在麻袋里,当着众大臣的面当场摔死了。后来,朱元璋告诉朱彪,虽然陈怀义死了,但要永远记住他说的话。朱元璋以为自己与历代君王不同,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来约束这些俘虏,但是25年后,陈怀义是对的,朱迪造反了。
能够做正确的事,并且做对了,说明这个人很有效率。但是,一个能这么高效的人,首先能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分清什么是对的。其次,他会变得成熟,懂得身体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有熟练的技能,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焦虑,处理自己的情绪。
推倒重来,处理自己的焦虑,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正确的认知客观事物,这些基本功哪一项不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甚至需要用大量的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去学习。不一定要掉几个坑才能获得知识。还需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去思考和总结,让自己的境界认知不断螺旋上升。还需要大量阅读闲书,哲学,历史,文学,不断培养自己豁达的胸怀。
我们也要学会接受,不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和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失败的时候接受自己,和自己好好相处,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浪费大量的精力去否定和抗拒事实,而是把精力和精力留给思考自己能做什么,什么是值得做的,这才是近在咫尺的正确的事情;
学会对自己更有耐心。现在很多价值观都提倡个人奋斗的精神,强调不断学习、成长、进步。上班路上学英语,开车上课,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入世价值。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落后,但越是这样,我们似乎越焦虑。我们不妨对自己多一点耐心,不断积累,定期反思,但也不要太着急,要快,要快。
让自己安静下来,静心,用无为来推进入世,梳理好自己的价值观,梳理好人生中重要而正确的事情,然后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去熟练的做正确的事情,一切总会越来越好。
做正确的事,做正确的事看似简单,但背后支撑这句话的能力太多了,需要慢慢培养。
?
?白莉莉
?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