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人们长什么样?

为什么对朱元璋的长相争议这么大?

在各种史料中,对朱元璋相貌的描述屡见不鲜。但纵观这些描述,无论是别人对他外貌的评价,还是对他外貌特征的记载,都是极其模糊的,更多的是为了突出一个“奇”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异于常人,让人很难具体判断朱元璋的长相。

据《明太祖》记载,朱元璋去濠州参军时,郭子兴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奇形怪状,非比寻常之人”。陶安在当涂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评价他的外貌是“紫龙丰姿,很有人情味”。无论是郭子兴的“奇形怪状”,还是陶安的“紫龙凤质”,显然都是一个极其模糊的评价,人们很难直观地了解朱元璋的长相。

在《孝陵仙德碑》的碑文中,对朱元璋的相貌有详细的描述,其中说“龙须长而阴沉,但颈上奇骨隐至顶,天之尊严如神。”这意味着朱元璋的胡子又长又厚,脖子后面有一根奇怪的骨头,从脖子后面一直延伸到后脑勺,很神奇。

关于这块怪骨的解释,明太祖的《一记》中解释说“梦者在颈上放了一堵墙,然后颈部微痛,怀疑自己有病。”有了药,没有检验,然后就变成了骨头,这就很不一样了。“意思是朱元璋梦里有人在他脖子上戴了一块玉,结果脖子上鼓了一个包。朱元璋以为是病了,吃了药之后,一直不见好。结果包最终变成了骨头。

这种说法看似振振有词,其实很难让人相信,而且这个记录出现的时间非常耐人寻味。这一记载出现在吴元年(1367)十二月的武神。要知道当时朱元璋正准备称帝,古人讲究的是皇帝的神权。所以皇帝往往会有“异于常人”的东西,这也是历代皇帝的惯用伎俩。所以朱元璋的“怪骨”未必有造势之嫌。

「鞋拔子脸」从何而来?丑陋的画像真的可信吗?

这一点在明史中也有所体现。明朝朱元璋的历史上有一段“陈母,,梦神赐一丸,掌中有光,吞之,其香。和生产,红色的光充满了房间。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朱元璋的独特性。

前面说过,朱元璋登基做皇帝需要提拔,所以民间很多人都参与其中。但有些谣言越来越离谱,朱元璋的“拉鞋脸”本来就是这种声势造出来的,结果最后却越来越离谱。

明朝初年,精通相面术的袁中彻在《古今一镜》中说,早在朱元璋发迹之前,就有一个叫铁官的道士来为他算命,说朱元璋“很帅,有龙瞳丹凤眼,面向天地,五岳附,天美月美,鬓角插辅骨,声音洪亮,价格不菲。”然而,气的四维停滞,如云月之形,就像喜欢它的人,以黄明为目标,穿透天界。等到你容光焕发,如风扫影,也就是你受命之日,你应该在千日之内。"

与此同时,民间关于朱元璋长相的传言更是离谱。脸上有12痣,48痣,72痣,麻脸。但从这些传说版本来看,其实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丑化朱元璋,而是为了强调他异于常人的“帝王模样”。

到了明末清初,根据前人的传说,朱元璋的丑像开始广为流传。从其传播途径来看,主要诞生于民间,部分得到满清朝廷的认可。其实从目前流传的画像来看,大部分都带有满族服饰或者饰品的特征,比如帽子中间的那顶帽子,是清朝特有的。

其实朱元璋丑像的广泛流传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朱元璋在士人眼中的名声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再加上明末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必然会损害他的名声;另一方面是清朝丑化明朝的政治需求,加剧了这幅画像的流传。

与丑陋的画像相比,明朝的官方画像更可信。

除了丑陋的画像,另一组画像,主要来自明朝官员,个人认为这组画像比较可信。虽然有传言说朱元璋让画师为他画像时杀了一大批画师,最后得到了最满意的一幅,但这并不能否认这组画像的真实性。

且不说这个传说是真是假,画皇帝的时候做一些修饰美化是人之常情。毕竟谁不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更好的形象。但这种装饰美化需要注意尺度的把握。修饰皇帝的外貌是必要的,但保留皇帝的外貌特征也是必要的。毕竟这幅画像是给后人祭奠的。朱元璋会不会留下一张与相貌无关的画像?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朱元璋后代的相貌推断出他的长相。从遗传的角度来说,朱元璋的子子孙孙的长相一定遗传了朱元璋的一些特征,否则生个不像父亲的儿子就严重了,尤其是皇帝。

但因为朱元璋的后代毕竟是皇帝,后宫又有美女,后代的基因必然会不断优化。不管一个人长得多丑,只要每一代子子孙孙都娶到漂亮媳妇,他后代的长相也不会差多少。毕竟就算你基因再强,也经不起几代人的稀释。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尽量把重点放在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身上,毕竟世代太远的话会缺乏说服力。

从上面的画像不难看出,朱元璋的后代虽然各有特点,但在面部轮廓和其他部位的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都属于比较饱满的圆脸,更接近官方画像,而不是传说中的鞋拔子脸。如果朱元璋真的很丑,那么这些后代没有一个长得像他的。这是皇帝能接受的吗?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对朱元璋的长相还存在争议,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朱元璋的长相应该更接近官方画像。至于广为流传的“拉鞋脸”,其实最早是对朱元璋的一种褒奖,后来被满清的民间和官方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