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传统戏曲不是一种孤立的演绎形式,而是与当地的观念、信仰、习俗乃至人文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它遵循一般事物的进化发展规律。虽然很弱,但是有下降的趋势。“但它们的形态和存在本身不仅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存在”(刘震《中国地方戏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所以保护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政府支持和资金准备

一种文化能够在一个地区生存和传播,除了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人才投入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濒危剧种是全社会的,不是一个人的。作为一种“口头传承”资源,对它们的保护和抢救也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

要提高落腔传承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尊重和保障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艺术家从一直被轻视和鄙视,成为社会平等大家庭的一员。其艺术家地位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但不得不承认,20多年来,戏曲艺术家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一直在为温饱发愁。比如,上世纪80年代,内黄县乐腔剧团能够正常演出,平均演出场次300多场,但每场演出成本不到200元,平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县财政每年平均补贴2万元,演出人员工资低于当地相应阶层群众平均工资。戏班只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导致大部分人转行或者离开戏班进入其他行列。只有少数人仍然痴迷于本土艺术,抱着希望传承下去。这些事实充分表明,外部资金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今天其他社会力量无法给予应有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和义务,根据剧团的情况给予足够的经济补贴,尽快改善剧团演员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同时,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让这种行为在字面上得到认可。从而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宽松适宜的环境。

经济上,政府在给予一定补贴的前提下,吸收闲置资金,鼓励商业力量参与社会,在盈利的同时促进其发展。

杰出人才培养

戏曲是活的艺术,在传承人方面,要免费培养走调的传承人。为了保护、延续和发展它,我们必须有相应的人才。将死腔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人才匮乏。内黄乐腔剧团只剩下一名创作人员,年龄超过45岁,有“一人死一艺亡”的危险。可惜一方面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剧团招不到演员,选拔优秀人才就更难了。所以免费培养传承人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中国传统戏曲的推广需要大量的研究者来组织和发展,使其进入正规渠道,正确发展。因此,政府应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多下功夫。比如在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增设相关专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后备力量。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永祥博士牵头成立了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保护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举动应该值得学习和效仿。

剧团自身的改革与创新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的出现肯定是符合传统审美心理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它的存在肯定是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逐渐沉淀的结果。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为什么在曾经繁荣之后会逐渐衰落,是因为社会现实等外部原因。

创新是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伟大的艺术是地域性的,但地域性的艺术不一定是最好的。时代的发展总是在淘汰符合规律的艺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能征服广泛的欣赏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作为地方戏,《罗强》应该在不偏离其“地方性”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首先,在剧目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关注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格局,有效地反映时代心理的社会脉搏,呼应时代的整体文化氛围,而不是仅仅唱出固定的传统剧目。其次,在舞台、音乐、服饰、妆容等各方面都要与时俱进,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准细致。

加强宣传

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让社会广泛了解和关注空洞。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为了宣传自己的文化艺术,各种媒体应该毫不动摇地给予罗强热情的鼓励和响应。在更多的形式上,不仅要从欣赏的角度来展现,还要关注演员、剧目、音乐、舞蹈表演等各个方面,从戏曲美学等学科甚至研发的角度给他们一个透彻全面的评价,通过广泛的宣传让社会真正了解和关心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同时,2007年,罗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一种保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