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历史变迁

温州古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是东海王(俗称东瓯王七爻)的都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安县东瓯乡位于永宁县境内,县城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瓯江下游北岸,为建县之始。东泰宁元年(323年),在临海县南部的永宁、安固、衡阳、松阳四县设立永嘉郡,郡址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这是温州建郡的开始。唐高祖武德五年(622),设在东史,高宗二年(675),设在温州。从此1300多年了,国号没变,州也没多大变化。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离政府”,划归浙江军政府。温州古称“瓯”。早在4000多年前,原始的瓯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1914年6月,瓯海道成立,辖温州、滁州两地,道印办事处设在永嘉县,隶属浙江省。1932,行政监察区成立。温州区原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监区,督察局设在永嘉县。后更名为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监察区、第八行政监察区。1948年4月更名为第五行政监管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温州军管会成立。8月26日,第五区成立,温州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温州地区专员公署。从那以后,名字和县都变了。1981 9月,温州与温州合并成立温州,实行市管县体制。辖鹿城、龙湾、瓯海区,瑞安、乐清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县。

南宋时期,温州在农业、造船、矿业等方面发展迅速,成为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此后,温州一直是历代道路和政府所在地。

由于土地肥沃,山海之利,温州物产十分丰富。已发现铅、锌、锡等40多种矿产,探明大小矿点300多个,明矾石储量达2.2亿吨,被誉为“世界明矾之都”。

温州以山奇水秀闻名中外,中国的雁荡山和楠溪江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雁荡山号称“天下第一”,总面积460平方公里。共有7个景点,500多个景点,奇峰怪石,景色变幻,飞瀑泉,洞穴幽深。古诗云:“龙湫难写,不游野幻。”楠溪江有100公里蜿蜒曲折的河流,清澈见底,有36个海湾,72个沙滩。海滩四时景色多变,保持着田园般的自然生态风光。沿海还有古建筑、大若岩等著名景点。

温州有许多名茶,如泰顺的“承天雪龙”,永嘉的“吴中枣”,乐清的“当当毛峰”,多年来一直享誉海内外。

泰顺承天氡泉被称为“神水”,氡含量很高,是洗浴治疗和旅游的好去处。

温州吴燕玲自然保护区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态,拥有丰富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温州的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