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凭单。中国什么时候废除了粮票?
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价格体制改革实验,深圳在全国率先取消所有门票,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供应放开,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没有粮本和粮票的生活。
深圳取消粮票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国家取消了实行了30多年的农产品统购统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城市居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加,主食减少。所以这个时候基本户的粮票都是过剩的。
1993,粮油供应开通,粮票没用了,正式宣布停用。持续了近40年的“票证经济”结束了,人民再也不用为找粮票发愁了。
扩展数据:
粮票分为国家粮票、地方粮票、军队粮票和分配粮票。面额大小不一;粮票分为大米、面粉和粗粮。军粮券又分为军粮券(带钱)和军粮券(不带钱)。
粮票进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粮票离开家庭,进入收藏者家中,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粮票的出现还要从1953年国家统购统销粮食说起。
1953,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朝鲜战争还没有结束。粮食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建国后的最初几年,粮食由政府控制,以征用为主,市场收购为辅。到1953,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加剧,农产品成为稀缺资源,甚至引发粮食危机,造成严重的粮食短缺。
一些粮食主产区完成不了粮食征购任务,但粮食销量不断攀升,京津面粉供应不够,必须实行配给。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中国粮食市场恐将出现严重饥荒和混乱局面。其结果必然导致整体物价波动,迫使工资上涨,影响工业生产,其他一切都会受到影响。
这不利于国计民生,只利于富农和投机者。严重威胁新政权和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向中央建议采取“农村征用,城市配给”的方案,称为“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在此背景下,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和《关于粮食计划收购和供应的命令》。从此,粮食流通体系进入了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粮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粮票的出现和“统购统销”制度的出台,在那个时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在饥荒时期,国家无法通过统一分配粮食来缓解危机。
连城里的粮食都难以保证,导致政治危机。国家通过统购统销,直接控制农产品资源,大大提高了国家的行动能力,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稳定。当时确实是“五谷定,天下定”,“物价稳,国家稳”。
后来我们国家遇到了“大跃进”“文革”之类的灾难。这两次灾害中粮食供应之所以没有严重失控,应该说与统购统销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密切相关。
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票证,粮票。获得的主要途径是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和居民粮食供求关系到指定的国有粮店兑换。
粮食和户籍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在人口统计中,公安部将由政府提供粮食的城镇居民归入“非农业户口”。粮票起初以16两制计量,由1959改为10两制,由1985改为千克制,千克和市千克并存混合。
有半两、一两、二两、五两、一斤、二斤、五斤、十斤、五斤甚至百斤的面额。
在那个年代,粮票是“疯狂”的。城镇居民迁移户口时,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叫做“粮籍关系”。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粮关系”和城市户口一样重要。
如果居民从A地转到B地,除了户口迁移,还要迁移“粮食关系”。没有食物关系就意味着没有食物。
那时候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吃的。如果农民有病人住院,医院要开具住院证明,用原粮(粗粮)到当地乡镇粮油管理所换取少量粮票,解决病人吃饭问题。
1969下半年,做司务长。部队训练建设任务繁重,每人每月口粮45公斤,粗粮(包括玉米粉、高粱米、玉米花椒、小米等)占40%。).伙食费每天只有0.45元,加上家属来队等因素,伙食很差,只能不停填饱肚子。
部队凭军粮券到指定粮库购买粮食。在北京,我们都在马立安路粮库买粮,通常一个月一两次。粮库按粗细定额供应粮油。
当时中国最繁华最热闹的城市就是粮店。食品店的热闹场面仅次于电影院。每个月都有几天,食品部会给食品店发粮票,食品店再发给居民。
周末或者月底,粮店门前总是排着长队。家里有孩子的话,往往是先送去排队,然后大人过来用面粉袋和油瓶代替。买完菜,小心翼翼地扎好口袋,离开。
由于市场上商品稀缺,当时的票制在保证供应、稳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当人们想购买供不应求的商品时,他们不仅需要省钱,还需要收集足够的门票。因为稀缺性,粮票和其他票证一样,有时会在黑市上买卖,换成鸡蛋或其他商品,这在80年代几乎成了普遍现象。
然而,这种交易被称为“投机”,并包括在目标中。轻的行政拘留、没收非法所得,重的判处管制、劳动教养、有期徒刑等。
到了1985,情况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国家统购统销政策有所松动。当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粮棉由统购改为统购。”统购改为定购,统销逐渐变成了人们不用粮票就能买到议价粮。
自1985起,粮食部门工作人员不再挨家挨户发放粮票。相反,他们使用粮食局制作的粮票来储存卡片。居民买菜,用的粮票直接从卡里扣。此外,国有粮店开始出售特价粮。议价粮不同于国家统一定价的平价粮,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浮动。
随着居民积累的粮票越来越多,粮票逐渐有了新的作用。人们半公开地把它当作流通中的商品。
在各种粮票中,1955粮食部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是公认的“硬通货”。按照当时的规定,当地的粮票只能在当地使用。如果是出差、住院或探亲,要凭证明信换取少量国家通用粮票。
因为严格的分配制度,一般的粮票在地下市场受到追捧。一斤通用粮票在黑市上可以卖到两三毛钱。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用一般的粮票、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代替鸡蛋。
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地下交易越来越公开化。在一些自由市场,用粮票换东西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除了小贩青睐粮票,一些农民也选择用粮票交易。
20世纪80年代末,农民根据参加集体劳动的“工分”享有“口粮”。粮食不够的时候,农民选择去城里用大米换粗粮,或者用鸡蛋和农产品换城里人的粮票,来弥补粮食的不足。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斤鸡蛋换三斤粮票的现象,这已经成为自由市场的潜规则。
对此,国家食品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已发出通知进行打击。当时粮食部门有专车巡查,查扣倒卖粮票粮食的违法行为。
但是,国家的禁令和手段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随着农民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多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城市。他们希望用食物来换取更好的生活。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粮票作为计划经济的标志性产品,已经越来越与众不同,于是国家开始调查粮票是否退出市场。
1993 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粮票、油票,粮油商品放开供应。
至此,伴随城市居民40年历史的粮票、油票等各类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转而进入收藏家收藏。到1994,全国基本取消粮票,票的时代彻底结束。
百度百科-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