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的由来

大屯是北宋军队的重要据点。宋人第一次北伐,无论进攻还是撤退,都经过这里。杨业,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当时是赵光义的侍卫官,很可能来过这里...

大屯、洼里乡在明清时期属大兴县管辖。北京,当时也叫顺天府,下辖两县。以南北中轴线为界,西至西山,称为宛平;东,至通县,名大兴。明清大兴县的办公地点就在东城区公安局所在地大兴胡同。不幸的是,这座建筑已经被拆除了。但县衙对面的城隍庙依然完好,我还记得那里的一副对联:“天下奸诈,是你自己的错;阴间报应,古往今来谁放过。”

1911年,清朝被推翻,1928年,北京改名北平。65438年至0935年,大兴县令迁出北京,管辖范围仅在北京南郊附近,当时属于河北省,与北京无关。在相当于大屯、洼里乡的位置,以小关、阳坊连线为界,1947的北平市地图,其东面称为郊区八区;它的西边叫郊区七区。1958,朝阳区管辖。

据说历史上大屯是一个囤积粮食的地方,北宋时是军队的辎重之地。宋人北伐,第一次在公元979年,提前进行得很顺利。幽州以北的高梁河发生激战,辽军撤退。然而,辽援军很快就到了,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辽援军数万,每个士兵手里都拿着两把火把。透过火把,士兵的数量似乎增加了一倍。起初,宋军很惊讶,心理崩溃了。宋军的总司令太宗赵光义连夜逃亡。北伐,无论进攻还是撤退,北宋的军队都经过这里。杨继业,历史上著名的将军,传说中的老公爵,当时是赵光义的侍卫官,很可能来过这里。

大屯村至今仍有太清道观,立有石碑。碑文是陈迅写的。看看明史,这是一个反对瓦拉的重要人物。据报道,英宗被掳掠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了混乱和困惑。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当时是兵部侍郎,大声说:“动者可斩!”陈迅说:“余说好。”支持于谦是对国家的功勋。陈迅后来成了太子太傅、盖华会馆和文远馆的大学士。

大屯乡下辖的一个村是曹八里村,明代叫曹八屯。据《夕阳旧闻》考证,在这个村子里,有一座慈恩寺,离德胜门“八里许”。建造者是一个叫曹的官员。两者结合,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名字。曹八里以南是大都城北遗址。在元朝,它大多被称为坎巴鲁克,在突厥语中是大汗之城的意思。虽然大多数都很大,但它们的墙是用黄土夯实的。为了防止雨水侵蚀,每年夏天都会用芦苇包裹城墙。一个叫张裕的人在《瞿霞》中吟诵道:“大都十一道门围着,哪吒城是用草和泥土筑成的。如果预言用砖石包裹,看起来就像一个天王。”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大部分的城墙都被保留了下来。

/GB/14575/220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