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南京梧桐树事件的情结

南京的夏天很难熬。6月中旬的龙蟠路上,沥青路面温度高达40度,没有一丝风。如果你在这条没有遮荫的路上行走或骑车,你的皮肤会受到伤害。当你看到道路两旁的女贞树似乎永远长不大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有绿无荫的残酷现实摆在很多老南京面前。当园林绿化部门打出绿化覆盖率50%的成绩单时,很多市民都觉得“量”和“凉”不成比例,遮天蔽日的树荫渐行渐远。当人们依靠雨伞和防晒霜来消暑时,再完美的绿化数据也显得苍白无力。我们不禁要问,曾经引以为傲的南京绿树在哪里?

南京三面环山,面朝水,素有龙蟠坐虎之称。夏天,它通常喜欢吹东南风。因为东、南、西三面都是山,风吹不进来。在阳光的照射下,浓郁的水汽让整个城市像大蒸笼一样湿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夏天街道上郁郁葱葱的绿意对南京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如果说南京是一个著名的城市,那么它出名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长江流域三个有火炉的城市之一,夏天的炎热是外地人难以忍受的。也正是因为这股热度,南京的绿化程度不仅闻名于世,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有一种自豪感。南京人说,别看我们南京热,但是夏天出门不用打伞。

这种说法并不夸张。上世纪80年代南京第一轮城市改造之前,主干道两旁都是悬铃木(俗称法桐),树扎根在路边,密密麻麻的树枝在天空中相交,遮挡阳光。没有必要在烈日下或雨天打伞。在没有电风扇和空调的时代,一棵大树就是一个天然的避暑空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在南京会最深刻。南京的绿化始于公元229年三国时期的吴栋,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在此建都320多年。南京的先民逐渐养成了热爱自然、沉迷山水、依山而居的习惯,孕育了著名的江南山水园林。从唐代诗人韦庄的诗“最无情台城柳,十里堤犹烟笼”和元代的诗“秦淮门边柳绿,花飞几回送船客”,可以看出当时南京的城市绿化之繁盛。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石鼓路种植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创造了南京种植行道树的历史。1929年,中山路和陵园大道修建孙中山灵柩时,先后种植了2万棵法国梧桐,林荫大道和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成为南京的标志。解放后,南京首任市长刘伯承对高大茂盛的云南松情有独钟。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些树苗在南京的山坡、路旁、湖边、水边生根发芽,在中山陵、雨花台、玄武湖、鸡鸣寺、栖霞山茁壮成长,成为点缀南京城市景观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沿中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种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法国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了一股“植树热潮”,当时南京约有65438+万棵梧桐树。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由于道路拓宽和其他工程,南京的梧桐树或被砍伐或被移走,其中民国时期种植的2万棵梧桐树只剩下约3000棵。据南京园林部门最新统计,南京市绿化覆盖率50%,绿地率42%,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远超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据统计,南京共有20条主要街道,其中16为行道树“法桐”。几十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约654.38+0.5万株大小不一的“法桐”植物逐渐长成美丽的大道。每到夏天,火炉南京烈日炎炎,特别烤人。然而在“法桐”大道上,却是绿荫回廊,遮天蔽日,微风习习。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开车的人路过这里,简直就是一种享受,都舍不得离开。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科学测定表明,“法桐”叶片大,含绿量高,在遮荫下可降低气温4~50C,在滞尘、降噪、调节碳/氧平衡、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效果良好。人们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南京的夏天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了,南京已经悄然消失在中国的火炉城市中。

文化遗产

据权威人士透露,根据历史、文化、建筑及其保存完好程度,南京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古都世界文化遗产。70年前种植的“法桐”大道特别能体现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特色(而且是活态文化),可以作为行道树的文化遗产,区别于一般的绿树。由于“法桐”与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密切相关,在南京文化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城市卡

民国时期,两万株“法桐”植物覆盖了南京的主干道。在南京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在南京市民的精心呵护下,它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其中最老的一棵已经77岁多了,粗得可以让两个成年人拥抱。中山大道、长江路、陵园路等地的“法桐”行道树。拥有健壮的树干、干净美丽的身躯、高大的树冠,覆盖整条街道,形象地被誉为“绿色隧道”,被来南京旅游的港澳同胞和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级绿色城市”。上世纪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参观景区时称赞中山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绿色走廊’”。最近“绿色南京,爱之城”率先参加了南京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只是因为字数太长,放弃了爱,选择了“爱之城”。“博爱之城”作为南京的整体形象名片,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爱之城”离不开“绿色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