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的历程,在它们的起源中都有一种巫术起源的理论,这是目前最被认同的一种,巫术必然与政治统治有关,也就是说,在这种理论下,艺术的诞生从一开始就与政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艺术越来越成熟和系统化,成为更彻底地维护政治和宗教的必然手段。进入封建社会后,美术进一步发展,开始逐渐脱离宗教思想和政治统治中的传统独特性,走向自身的独立,追求个别学科的艺术魅力。到了现代,其实艺术对政治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只是比以前的社会弱化了很多。

同样,西方艺术史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是他们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和中国不一样。从理论上看,中国的艺术更为敏感和经验性,结合具体作品的评价,进而涉及作者的性格和品格;从哲学的角度看,崇高的和谐与义,大多是形式与上帝、虚与实、情与理等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它注重艺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社会功能。西方艺术理论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讨论过雕塑和绘画。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艺术代表理论对后来的欧洲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使美术理论从自然科学中吸收了更多的养分,并迅速发展。

以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说、妙动说、南朝齐谢赫六律、南朝醉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理论,奠定了中国艺术理论的基石。后来又有影响较大的画论,如唐代的《外自然》,艺术论著作有五代的《书法》,宋代郭的《林志》,郭的《画与经历》。苏轼,赵萌?倪瓒等人都发展了以书画为主的中国美术理论。20世纪以后,齐白石、黄、潘天寿、庞薰琹、等人拓展了传统艺术理论的领域,在艺术理论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达芬奇以及后来的w·霍加斯、d·狄德罗、g·e·莱辛、g·w·黑格尔、现代的g·库尔贝、h·a·特纳、a·罗丹等。使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西方艺术理论的特点,从理论形式上看,是理论性的,注重对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哲学基础,侧重于从科学的角度寻找艺术形式美的基础,产生了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色彩学等学科,因强调个性和意志的自由而有极端化、绝对化的倾向;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强调对作品形式美的自由观察和艺术的非趣味性、非功利性,由于艺术理论是对艺术实践的科学总结,无论创作者承认与否,都会对艺术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是否积极,取决于艺术理论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深刻性。